去年十月,“北漂小伙为办护照来回6趟多跑3000多公里”的新闻曾引发网络一片吐槽,大家纷纷晒出自己去政府部门的办事经历,其中不乏比这位北漂小伙还要“折腾”的经历。政府部门办事难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也是老百姓最反感的。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最终却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或许才是对法律最大的讽刺,更加讽刺的是在媒体的干预下,事情很快得到了圆满解决。我们不禁要追问,既然这个章本身就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非要折腾办事人一趟?其实个中原因也不难想到,就是个别部门怕出了错自己要担责任,于是就贪图清闲,让老百姓多跑几个部门、多盖几个章,这样即使出了问题至少还有别人替自己担责。
中央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拉进与群众的关系,然而总有些单位,尤其是窗口服务部门,骨子里还残留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了自己少担责,宁愿让老百姓跑断腿,碰见一个“硬茬”还要埋怨别人“太较真”。不过我认为,政府部门才该好好“较较真”,没有为老百姓的点滴利益“较真”的精神,拿什么谈“群众路线”,拿什么谈反对“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