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公务员下海”咋都草草收场?
2014-02-17 09:52:47 来源:汉网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前往商丘探访“鼓励公务员辞职”措施的实施情况时,多名参与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称,“据我所知没有一名公务员为此而辞职。”商丘市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说:“几个月后就不了了之了,因为那些措施与公务员法的一些规定相违背。”(网易新闻 2月14日)

人们常说,公务员体制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进来,而城内的人却想出去。这样的形容针对目前“考公务员热”和“公务员离职潮”的极端反差来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十八大后,反腐力度不断深入,就连“无可厚非”的正常待遇都在反腐重拳之下锐减,更不用说是“非比寻常“的灰色收入了。我们知道,公务员以前“钱多事少”的享乐生活不复存在,生活品质直线下降是造成“公务员热”退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过去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公务员下海”措施又被媒体“旧事重提”,登上了各大版面的头条“宝座”。

从最近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包括河南商丘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公务员下海”在公务员体制中引起了不小轰动。毋庸置疑,引起轰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务员的聘用、离职都有一套十分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然而政府公开鼓励公务员辞职下海却实属罕见。为何一些政府要出台“鼓励公务员下海”的措施呢?在媒体的调查曝光可以寻找到答案,出台“鼓励公务员下海”措施表面上是响应“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的实践活动,其实质就是缓解公务员严重超编的体制问题。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为“有关系”、“有后台”的腾位置罢了。

为何没有一个公务员为此辞职?“鼓励公务员下海”在几月之后就都草草收场了呢?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鼓励公务员下海”与公务员法中“公务员不可经商”的法律法规相违背,让不少公务员不敢轻举妄动。二是即使反腐力度大致使福利减少,但公务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安稳日子让“老的钱多不想创业,小的钱少不够创业”成无人响应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不接地气的“鼓励公务员下海”措施草草收场是意料之中的事。针对一些地方政府严重超编的现象,政府必须要从控制招聘人数,规范编制管理制度等方面下手,不能将公务员管理当成儿戏。(凉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