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东莞花开”消息,根据2月14日东莞市委对扫黄工作不力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决定,虎门镇党委书记叶孔新、厚街镇党委书记钱超、黄江镇党委书记杨礼权、凤岗镇党委书记朱国和等4名同志在全市范围公开道歉。(中新网2月16日)
维护公序良俗,引导社会风尚,是治理者的责任所在。东莞扫黄中,当地政府部门迅速整治、坚决打击,是治理者各自责任的体现,有着毋庸置疑的正当性、合法性。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在治理“东莞色情业”,扫黄打非行动中,却搬出“影响经济说”,认为色情服务解决了“就业”、带来了商机,对当地经济有“贡献”、发展有“益处”;甚至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需求,就应该有回应、有供给,导致部分干部在治理过程中出现“扫黄”不力现象,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严重抹黑东莞城市形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东莞市委对扫黄工作不力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决定,让虎门镇党委书记叶孔新等4名同志在全市范围公开道歉,是应当的,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干部在思想上对涉黄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扫黄”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主动性、自觉性不够,从而造成工作力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落实;在具体监督中,存在深入检查监督不到位,没有做到扩大战果、扯出利益链条、揪出保护伞,导致涉黄违法现象屡扫不绝;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上存在不足,缺乏常态管理机制,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时紧时松的问题,造成涉黄问题在大规模整治之后又“死灰复燃”。因此,让扫黄不力相关责任人公开道歉是必要的。
对扫黄不力的干部,市委不能仅仅让在全市范围公开道歉就了事,这样的决定让公众似乎觉得市委给予相关责任人足够的面子。首先,东莞正因为有像叶孔新、钱超、杨礼权、朱国和等这样一批“扫黄不力”的干部,才导致涉黄违法现象屡扫不绝,市委不能仅仅只是让他们道歉,道歉难以服众,应该引咎辞职。其次,在中央三令五申的要求地方严厉打击涉黄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涉黄违法现象仍然屡扫不绝,最主要的原因是处罚太轻,违法的成本太低。另外,不少网友认为公开道歉的处罚只不过是走形式、走过场,过几年或者换个地方他们依然当官,对待打击涉黄违法犯罪活动依然这样,治标不治本,反而导致更多“情都”出现。
因此,干部“扫黄不力”,不能“公开道歉”了事,应当让他们在官场混不下去。随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强力反腐的逐渐深入,从党员干部明显看得见的腐败开始进行整治,进一步整治公务员的灰色收入,进一步治理党员干部的懒政、庸政,以“不见成效决不收兵”的决心,全力以赴打好“反腐”攻坚战,彻底杜绝各类违法乱纪行为。(詹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