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何要帮领导干部说话?
2014-03-31 10:11:27 来源:汉网
3月26日下午,连云港市新浦区浦南镇半滩村村民朱志祥夫妇,前往该镇城乡统筹指挥部解决问题之时,遭到浦南镇副镇长张传红等多名工作人员粗暴对待。更为恶劣的是,现场采访的两家媒体记者竟然遭到3名男子殴打,原因是他们“看不惯记者只帮助老百姓,而不帮助领导干部说话。”(3月28日《江南时报》)

“看不惯记者只帮助老百姓,而不帮助领导干部说话。”这话如果换一个思维可能就是“看惯了老百姓和领导干部站在对立面”,为何在部门基层的干部心中会存在诸如此类的想法,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干部在一线面对改革和发展难题时产生的抱怨情绪,容易转移到个别群众的身上,同时影响到自己在处理有关问题时的理性态度。记者们帮群众说话,是因为群众是相对弱势的群体,更加需要舆论的关注。记者不帮领导干部说话,一方面反映出干部本身对记者所带来的舆论监督压力的反感,一方面也说明了记者报道在客观上对干部们工作形成了实际的阻力。诚然,某些记者喜欢捕风捉影,往往通过对弱势群体,对矛盾纠纷的报道引发关注率,在报道中也常常夸大其词或者过于侧重一方,使读者失去客观公正和全面掌握信息的权利,引发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采访时被殴打,恰恰是记者们和干部们的矛盾激化的表现。

笔者认为,记者身份就决定了其不应该为干部说话,作为客观公正的记录者,记者应该也必须起到监督权力的作用,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对领导干部们的行政行为、个人作风等进行曝光,促进基层依法行政。“干部们”应该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有效的公开公布有关舆论争议信息,及时引导健康的舆论风向,严厉打击网络谣传。而对于一线的媒体记者,是否可能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对其人身保护,用法律的形式给予其行使舆论监督的必要的权利保障呢?(李盛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