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领导”骗,是不能辨别还是不想辨别
2014-04-01 11:31:45 来源:

多个县区的基层村干部都接到神秘电话,电话里面的人自称是市、县级领导,已给村里争取了各项专项资金,但是需要给好处费或者购买纪念章。在接到电话后,部分村干部信以为真,向对方汇款,导致16名村干部上当受骗。昨日,记者从达州市中院获悉,古丽等4人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两年至五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3月31日《四川新闻》)

起初看到这则消息,感觉很是气愤,既气愤骗子的猖狂,把触手都延伸到了村一级;也气愤这些村干部竟然连这点辨别能力都没有,如此低级的行骗手段都能得手。

印象中,冒充上级领导骗吃骗喝骗钱都是很多年前的戏码了,各类节目多有报道。在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政府运作更加规范,与基层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拆穿这种伎俩可以说是分分钟的事。但是为什么就有16位村干部相信谎言?还被骗去20余万元。他们到底是不能辨别还是不想辨别呢?

村干部多为各村选出来的致富能手,现在基层的选举也会对学历等做出一些要求,加之工作过程中的不断进修,应该当得上“见多识广”四个字。但是正是因为“见多识广”,知道县、市级领导越过乡镇一级,帮着争取专项资金的确是可行的,或者见过别的地方得到过类似的“好处”。所以对于如此简单的伎俩,让这些村干部不能辨别出虚实,抱着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结果上当受骗。

如果说这些“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了给群众办实事以至于不能辨别的村干部,还可以被原谅;那么有些村干部,因为是用集体的办公经费,就算受骗也与自身利益无关而不想辨别,那就是不负责任,对不起党和群众的信任。因为细说起来,这个伎俩实在是拙劣,主动索要好处费或者购买纪念章,只要多打几个电话求证,就能马上澄清。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完全是不作为的心态使他们不想辨别。

这起诈骗案在金额上来说可能算不上大案,但是16个村共计被骗20余万元,其损失会直接转嫁给群众,尤其是人均收入仍不高的农村,会严重影响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性质却是极其恶劣。而折射出的是目前基层工作仍然不规范,越级干涉工作的事情仍然存在;基层的村干部有热情,但是经验见识不足;还有些村干部存在“懒政”思想,拿集体的利益不当回事。

虽然案件已经告一段落,但不能停止的是对事件的反思以及今后类似事件的预防。不仅要加强行政的逐级领导,还要做好村级的财务公开。更要对于那些不想辨别的“懒干部”追究问责。变“不能”为“能”,“不想”为“必须”。这样才能成为称职的村干部,党和政府放心的村干部,真正带领大家致富的村干部。(郭伏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