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票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2014-06-19 11:00:00 来源:汉网

一位“老好人”在民主测评中拿了“满票”,相反,一位敢抓敢管的“黑老包”得票并不靠前。对此一些人私下议论,丢了选票干得再多也白搭。在选人用人中,这类票数与真实的民意扭曲、与干部优劣背离的现象并不鲜见。(2014年6月19日, 人民网(北京))

选人用人的确是个大难题。现实生活中部分真正负责任敢担当的人往往因为对下属要求严、约束严而使下属产生怨恨,在群众投票评议时得票往往很低;而那些遇事避重就轻,能躲就躲的人,本着少做事就不会得罪人的原则,往往得票比做事多的人票多,有担当责任的干部一蹶不振,个别人开始选择明哲保身,怕得罪人,不愿放手去做,长此以往,势必带坏了整个社会风气,势必严重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

票数并不等于民意,尊重公论并不等于唯票选人。票选结果可以作为用人的重要参考,而不能作为用人的唯一依据。如果谁上谁下都靠票来定,实质是走进了选票教条主义、民主形式主义的泥淖。-造成的后果就是,部分干部不从工作入手,而是剑走偏锋,打感情牌,拉拢同事,讨好领导,变着法子拉选票,这样得来的高票,并不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并未做到公平公开,唯票取人,实不可取。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战国《孟子·梁惠王下》

如何选拔任用人才,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孟子认为选拔人才必须谨慎。国君在选拔人才时,要广泛听取意见,然后再加以考察、定夺。孟子这种选拔任用人才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投票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标杆,在选举中应当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如新闻、广播、微博等媒介,参考群众的意见。

唯有民选,才能执法为公,执政为民!(云想小糯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