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公务员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学习、培训。然而,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少官员成为社会上一些“天价”培训班的主要目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动辄数十万元学费的培训班已畸变成某些官员打造人脉圈的“名利场”与“资源聚集地”。(腾讯网7月16日)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自觉参加教育培训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但是当培训班变成了“游玩班”,培训会变成了“联谊会”,参观学习变成了“公费旅游”,天价培训成为官员的家常便饭的时候,官员的培训已经逐渐“变味”,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官员培训这件事情,这“变味”的官员培训究竟又成就了谁?
官员的“天价培训”是在为奢靡之风正名?EMBA可谓是培训班中的“奢侈品”,而正是这种“奢侈品”却让我们的官员趋之若鹜,动咋几十万的培训费与对职位级别的要求对某些官员并未形成障碍,看来我们的官员都是不差钱的主。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大形势之下,官员如此“大手笔”直接刺激着大众的神经,培训费谁出的?“天价培训班”真能让官员更好的服务群众?恐怕如此奢靡之举只是某些人的攀比心与虚荣心在作祟,不但不能让官员提升,反而会助长不正之风。
“变味”的官员培训成就了谁?“变味”的官员培训会就是带你玩、镀学历、混关系,这压根与提高官员的服务水平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此的关系成就不了爱民、亲民、为民的官员,成就的是奢靡之风的传播、官商勾结的促成,这不仅是“关系”的问题,更是社会公平的问题,在培训班上建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社会的正常竞争秩序,从而也为某些腐败埋下了安全隐患。
官员的培训本事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当培训变成了游玩、攀比、拉关系的“温床”之后,官员的培训也就“变味”了,而这种“变味”的官员培训令社会十分厌恶,加强对官员培训的监管,转变官员的培训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果,方能发挥“培训”的作用。(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