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公务接待费用居高不下,讲排场、摆阔气的接待屡禁不止。巨额的接待花销是用百姓的血汗为官员取悦上级谋求升迁买单。名烟、好酒、佳肴,不仅腐朽了公务人员的思想,更拉远了政府与人民的距离,玷污了执政为民的初衷。
“四风”年年打,却打不灭奢侈浪费的公务接待,归根结底是口号喊得响,力度跟不上,政策到了地方只是做做样子而后一切照旧。有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如果不下真功夫,形成“一盘棋”的全国严管高压态势,而只顾出台政策,喊口号,最终只会是看起来很美”。无法遏制的超规接待必将成为官员贪腐的借口,为自身谋利的幌子,败坏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名声,更有可能引发群众的不满,扭曲政府和党的形象,影响国家的持续发展、和谐安定。
不要让口号空响,不要让规章成为一纸空文,不要让公款高消费的恶习猖狂蔓延。对于弊病的治理,我们不仅要喊出声,把制度规章写明确,更应该将决心落实于行动,确保政策的执行、监督的严谨和惩处的严格做到位。
喊出声,不只是口号的传播,更是一次教育、引导。教育执政者执政为民的理念,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民的血汗,应该用于为人民谋福祉,用在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上。引导官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勤俭节约为荣,奢靡摆阔为耻。
写明确,不仅要明确接待的标准,更要详细规定报销方式、超标接待的惩处细则,明确责任到人,准确记录接待的所有数据,保证监管者明晰什么是超标、为什么超标、怎么处理超标!确保一切有据可依、有法可循。
做到位,上级要全面监督,并以身作则,当好模范。下属机关应自我警示、自我监督、自我规范。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执行,并对公款花销记录予以公开,接受公众的审查。对于弊端就要下重手,一刀切!奖惩并行,执行好的表扬奖励,阳奉阴违的严惩不贷,功必赏,过必罚。为节俭接待的实现提供最有力保障。
用“喊”引导教育,用“写”明确规范,用“做”落到实处,三力结合,共同作用,祛公款奢靡陋习,树接待节俭之风!(文/曾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