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给“免职官员”复出“拍砖”
2014-08-22 15:51:24 来源:汉网
吉林德惠因火灾事故被撤职的书记市长,不到1年均已低调复出。日前,这一“现象级”事实,再次把“官员复出”的老话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前,还有媒体做了统计: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中,被免的85名官员中已有29人起复。(8月22日人民日报)

最近几年,被问责官员悄然复出的消息接二连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问责事件中存在所谓的“丢车保帅”现象。“车”既然站出来为“帅”顶了“雷”,他的迅速复出就具有某种必然性。而迅速复出也是“帅”回报或安抚“车”的一项积极措施。

正是在“车”与“帅”之间存在着某种暧昧关系,导致了被问责者的低调复出、不经群众评议和回避公示的特殊方式。被问责者很快复出的现象反映出我们在用人制度上的缺陷。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是民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一个人受了处分之后会形成一种舆论压力,可能在公众眼中此人会变得一无是处。毛泽东主席在阐述干部政策时特别强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让这个人变得更完善,不是全部否定这个人;要求他改正错误,更好地发挥优点为社会服务。这说明我们既不能姑息纵容一些违规违法的官员,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改好了还是可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公众之所以对免职官员复出存在质疑,是因为免职官员复出大多存在一定的隐蔽性,担心公众的质疑从而回避公众的视野,这恰恰有点欲盖弥彰的嫌疑,更容易引起公众的质疑。社会要理性面对免职官员复出,不姑息纵容违规违法的官员,对于改正错误的免职官员也要给其机会将功补过,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同样,对于免职官员复出的程序要透明化,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把免职官员复出阳光化。公开和透明地复出,才是对政府、公众以及复出本人负责任的做法。(李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