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公考”要抱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2014-08-22 22:51:23 来源:汉网
近日,四川省戒毒系统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正处于公示期。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除了超过半数的拟录用人员综合排名是前3名外,还有少许准备录用人员的综合排名在第6、第8,甚至排名第13位。高分考生哪里去了?记者调查了解到,原来公务员公招考试中,高分弃录的现象,每年都在上演。省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在公示期间主动放弃被录用,还有一些考生在录用后的试用期间选择放弃。经分析,不适应工作环境、不方便照顾家人、另有安排是主动放弃者最常见的理由。“说到底,考生是嫌弃工作环境差、挣钱不多。”省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说,相对而言,边远乡镇和基层岗位最留不住人。(四川在线8月22日)

每年的公务员公招考试,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或关注公开公平的程序,或关注令人难以想象的竞争比例,或因自身也在时刻准备着参加“公考”。去年以来,由于高压的反腐态势和各项规定禁令频发,广大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公考热”也在一定程度上降温,不过一些热门岗位的“热度”从未减退。总的来说,“公考”竞争依然激烈,通过“公考”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从而获得所谓的“铁饭碗”依然是广大应届毕业生或社会知识青年的就业首选。

为什么大多青年愿意选择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抛开希望通过创业经商成为优秀商人的青年来说,优厚稳定的待遇、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社会保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一般都是青年择业的首选条件,而在这之中,似乎只有国家公务员这个职业比较符合要求。国家公务员往往是“铁饭碗”的代名词,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拥有优厚稳定的待遇、良好的社会保障、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轻松的工作环境,而在今天,“公考”的本身也非常的公平公正,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公务员就成为了大多青年的就业首选。

但是,广大青年仅仅冲着待遇和环境而来,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国家公务员是党政机关运行的血液,是社会稳定运行和平稳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名国家公务员需要具备崇高的政治信仰、强烈的责任心和廉洁守法的意识。现目前,几乎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是通过严格、公正、公开的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干部队伍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是为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保障而来的,甚至有极个别是抱着升官发财的目的而来的。

没有优厚的待遇或是轻松的工作环境那宁可不来是某些青年头脑中存在思维。这一点,“公考”中某些偏远地区或艰苦工作岗位无人报考但好岗位却参考比例惊人可以体现,中央禁令、规定频发导致某些干部福利带来的“公考热”减退可以体现,高分被录取却又放弃职位也可以体现,在试用期发现实际工作情况与期望不符合便退出公务员队伍再次得到了体现。

在新的时代,我们党要领导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关键就是要拥有一支优秀的、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大量新走入公务员道路的青年将是以后国家党政机关的中坚力量。我国是否能完成民族复兴,实现国家富强,这只年轻的队伍十分关键。追求富裕的生活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报考公务员仅是为了舒适的生活和丰厚的待遇,这就有失偏颇了。不为敬业奉献而为待遇而来、为安逸的生活而来,青年人的这种思维不仅有损整个干部队伍的战斗力,甚至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也是一种祸害,这象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和奋进能力的丧失。因此,青年参加“公考”还需要抱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自觉承担起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重任,若要选择从政之路,就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人生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国家公务员这个职业当做自己的一份事业,一份能够奉献自身、服务人民的崇高事业。(米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