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陋习”拖了文明的“后腿”
2014-09-18 09:48:30 来源:汉网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当地时间15日晚,正在马尔代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下榻饭店会见中国驻马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当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习近平一番幽默的插话,引得全场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9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但在旅游的同时,许多国人也将陋习一并带了出去,不文明行为令中国游客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比如随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在千年文物或历史古迹上刻“某某某,到此一游”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这一系列不文明的举止行为是国人素质低下的表现,这种行为的出现不但令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蒙羞,更令每一个讲文明的中国人深感惭愧。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文明的典范,但至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坚守文明的底线。敢问那些不讲文明的国人,你们的文明底线去哪儿了?

文明是习惯,是积累,但文明同样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去经营。笔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引导非常关键。习大大的一句:“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仅是一句幽默的插话,更是中国讲文明、树新风的口号。面对不文明行为,我们的态度是一致的:这种行为要去谴责,要去反思。谴责与反思的目的,是消除这种不文明。

在笔者看来,文明出行,政府和国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赢。对于政府而言:应针对旅游中的各种陋习制定相关规范,对外出旅游的国民加强宣传教育,同时要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力度;对于国民而言:规范自己的行为,改掉不文明陋习,提高自身素质,争当文明使者。每个人多些责任,多些自律,文明出行才能蔚然成风。(李珊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