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义乌网友“家有三美女vivi清贤”在当地论坛爆料,11日,诚信二区五街一位宝马女车主不小心将儿子反锁在车内,开锁师傅建议把车窗玻璃敲坏救孩子,而这位母亲却一直在等待师傅开锁,最后消防员强行砸开玻璃,才将小孩救出。(据《南宁晚报》7月14日报道)
距湖南湘潭一4岁男孩被父母遗忘在车内窒息死亡仅半月,7月11日,山东曝出类似事件:一名3岁女童在上学途中,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9个小时死亡。7月12日,浙江义乌又曝出这样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至少发生20起儿童被遗忘在车内的事件,造成15人死亡。多起“孩童被反锁车内”事件,敲响了幼儿看护的警钟。
纵观以往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父母或其他人将小孩放在车内,其一是因为大人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其二则反映了平时大人对小孩的监护缺位。
首先,本报道中的母亲将儿子反锁在车内,在消防人员到场时对砸窗的行为表现出令人咋舌的犹豫,直到小孩出现不舒服症状时才同意将车窗砸开。我想,这位母亲一定没有意识到高温、缺氧的车内环境会对小孩造成的巨大危害。许多父母在购物时,为了省麻烦,常常将孩子反锁在车内。诸不知,这样“省事”的背后潜伏着巨大的危险。资料显示,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摄氏度,15分钟,车内温度就能升高到65摄氏度,这样的环境,小孩待半小时就可能死亡。
其次,许多“小孩被锁车内”的发生都是大人忘记让小孩下车导致的,这就反映了大人平时对小孩监护的缺位。例如,7月11日山东女童被锁车内死亡事件,幼儿园园长在接送孩子到学校,自己下车时,竟忘了叫小孩下车。在幼儿园长达9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该园长和其他老师、学生对出事女童的“隐形”也全然不知,这种表现反映了该幼儿园平时对小孩监护的缺位。如果幼儿园定期考勤、点名,或许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除此之外,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小孩自救知识缺乏也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父母应有提前防范意识,应在车内安放锤子并告诉小孩锤子的方位和使用方法,以便小孩在危急情况下砸窗逃生。在真正遇到紧急情况时,小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冷静,在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大幅度地招手,或不停地按喇叭和打开双闪灯,或找准时机大声呼喊,尽可能地向过路人求救。如果周围无人经过,车上又没有锤子,小孩应试图找到车内的尖锐物把车窗砸开逃生。此外,父母在给车窗贴膜时尽量不选太深的颜色,万一车内发生紧急事故,外人好发现和及时提供帮助。
多起悲剧,接连发生,无疑敲响了幼儿看护的警钟。防止孩童“被反锁”的悲剧,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绝不将小孩单独置于无人车内,其次才是教会孩子身临险境时的自救知识。反观最近孩子被性侵、被虐待的一系列报道,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应该反思,父母所做的一切为了孩子,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的事呢?笔者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幼儿安全防范需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到孩子出事后才知为时已晚。(韦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