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理财损失1亿多元 错在专业而非熟人
2015-12-10 09:08:21 来源:汉网

年末将近,又一家理财公司忽然跑路,涉及金额高达11029万元。这家位于上海静安寺高端写字楼里的“朋尔资产”,目前已是人去楼空,但每天仍有“下了血本”的投资者们陆续前来蹲点。记者了解到,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年投资者之所以肯“一掷万金”,是因为不少人都经熟人或亲戚介绍,且相比已经为人熟知的P2P,他们对该公司标榜的P2B模式更为放心。(详见12月9日《劳动报》报道)

近几年来,各种民间理财机构跑路现象层出不穷,受害者普遍认为,上当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相信熟人。比如,本次上海静安“朋尔资产”跑路案,其实也算是一次典型的“杀熟” 事件,包括被投资人认为可靠的业务员,在关键时刻没有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给理财公司跑路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当然,按照理财市场的规则,熟人或业务员介绍他人投资,往往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扣或奖励。但是,投资人如果因此将全部过错都推到“熟人”头上,其实并不太合理。

笔者认为,投资人之所以会遭遇理财公司跑路,最关键的一点,并不在于轻信熟人,而在于自身缺乏足够的金融市场风险控制经验,没有事先制定好有效的风控机制。其实,稍微有点儿金融专业知识的人们都知道,高利率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纵观“朋尔资产”的筹资方式,其月利率高达12%甚至13%,年化高达150%左右。但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将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投资人从签订借贷合约那一刻起,其收益率水平就处于违法状态。也就是说,这种合约本身就不应该签署。

同时,投资人可能连企业筹资决策的基本原理都不太在行。一般来说,企业筹资的目的,就是利用所筹集的资金,投资到目标项目上,企业的净利润率必须超过借款利率,才能最终实现盈利计划,否则就存在无法偿还或诈骗的风险。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平均行业利润率一般只有10%左右,一般不会高于30%,利润率越高,风险往往就越大。不管理财公司给出的利率有多高,都应该高度警惕对方的实际经营状况,而非简单的通过由理财公司本身有意识安排的所谓的项目考察,就轻信了对方。

那么,投资人应该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被诈骗或跑路的风险呢?笔者认为,投资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借款人提供的利率水平必须在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今后的维权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利率远高于法定范围,则意味着要遭受双重风险,一是借款人到法院起诉追偿高于法定的那部分利率,二是借款人存心诈骗,或投资后难以实现销售利润率高于借款利率导致经营失败,进而无法偿还利率。

其次,投资人如果确定借出较大额度的资金,如果自身对金融专业不太了解,最好委托可靠的理财专业人士前往考察并提供客观的建议,以便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一般来说,投资人在理财过程中,最好坚持“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尽量实行分散投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同利率的产品都买一些,才能更好地避免血本无归的悲剧发生。(余汉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