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武汉市青山区原政法委书记高玉奇,近日被移送司法机关。高玉奇的违纪违法行为中,涉及挪用上千万元公款购买信托产品。(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经调查,一些地方出现官员、财务人员挪用财政资金等公款,用于炒股、放贷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纪检、审计系统查处的公款违规“理财”金额超过20亿元。虽说“挪用公款”这个词语出现已经见怪不怪了,但看到涉及资金如此巨大还是感到很震惊,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思:究竟国家公职人员能不能守住自己道德的防线,能不能管好自己的手,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信贷和理财产品吸充斥在各个角落,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也不愿意再将自己的闲钱存在银行里长利息,而是选择了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或者炒股,一心想着钱生钱的事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天上掉馅饼”真就砸在了自己的头上怎么办?在高玉奇担任武汉市青山区城建局局长时,他的儿子在武汉一家银行做客户经理。父子俩共谋动用城建局“闲置”的基建专项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帮助儿子提升工作业绩,从中获得好处费近50万元。这样的“甜头”让一些人相信天上是会掉馅饼的,然后就开始小心翼翼的继续尝试,这样一来自己的侥幸心理使得道德防线彻底崩溃,自己的贪欲也逐渐蔓延到每一个细胞。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对得起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不能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只能自食其果,深受其害。
“仅此一次”就真的是最后一次吗?有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财政资金违规“理财”,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贪欲在赌博的人身上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数一数有几个人通过赌博发财致富了,大多数都是被赌博弄得家破人亡,身败名裂。赌博上瘾,贪婪更加上瘾,“仅此一次”的“赢”会让你的贪欲膨胀,想赢得更多,而“仅此一次”的“输”会让你痛心疾首,想着怎么通过下一次来翻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道德、声誉甚至倾其所有来“赌”,请问得到的究竟是什么?金钱还是罪名?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这样的官不好吗?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一位国家公职人员若能让人如此称誉,那么你做到了真正的国家公务员、人民公仆。
我们的人民好干部焦裕禄,家喻户晓,值得人人称赞,这样的事迹不仅要知晓,更是值得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学习,真正地学习到他们的精神,当然自己也应该严于律己,真正做到克己奉公,做人民的好公仆。所以,有心想着打公款“主意”的人真得仔细掂量掂量孰轻孰重了。按照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自身是否能管住自己的手和贪欲,只有让“贪”这颗种子不在心里萌芽,才能从根本上让公职人员“清正廉洁”。(心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