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怎能为商业利益牺牲科学?
2016-02-25 15:14:57 来源:汉网

近日,“诺贝尔哥”郭英森意外走红,网友情绪性非理性地转发,加上一些媒体推波助澜,老郭竟逐步被神话,民科被推崇为国家科研之希望。然而,老郭的所谓研究不过是空中楼阁,并非科学。“诺贝尔哥”事件的始作俑者——一些媒体职业操守丧失殆尽令人痛惜。

在“正常”信息之外,社交平台却促成了“谣言”、“伪科学”的广泛传播。不少信息的病毒式传播链背后,是“网络水军”不怀好意地推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些大V和网友们不加甄别地转发,顺理成章地使信息变成热点内容。网友、大V的无知转发或许可以理解,但部分正规媒体也沦陷。正规媒体本应当与社交媒体上群体非理性相区别,应能真实、准确、公正地进行大众传播。但一些媒体为了吸人眼球,放弃了核查事实、准确传播的原则,成为非理性情绪的“传声筒”。

实际上,国际知名新闻机构对社交媒体的两面性早有警惕,涉及科学新闻的报道,国外知名媒体很审慎。西方科学界也非常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合作。当然,科学报道首先要保证发布内容的科学性,例如,引起公众关注的科学信息,必须是已经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如果以这一标准衡量,“民间科学家”郭英森的理论根本不值得进行宣传和报道。

媒体要避免“虚假客观性”,为了显示客观立场,而连篇累牍地报道“另类声音”。因为“虚假客观性”极易造成公众的认知偏差。例如,大约有97%的科学家认同“全球变暖正在发生”,但是媒体为了客观性,总是给异见观点同样多的报道,“虚假客观性”使得公众以为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很分裂,认为印象中只有55%的科学家对“全球变暖”有一致观点。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公众就不可能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号召中积极行动起来。

社交媒体时代,正规媒体的专业性更加珍贵,不该让“民科”“伪科学”招摇过市。而保持媒体公信力,与科学界一起推动科普,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还得多学学国外经验。(方红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