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暴力形象”该自己解除
2016-07-14 09:49:50 来源:汉网

7月11日,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颍泉发布 发出一则《关于网传“城管执法群殴摊主”一事的说明》。说明称,7月9日上午,在人民东路古玩城慢车道一邵姓摊主占道经营,造成交通严重阻塞。城管一中队队员自8时起对其进行近一个小时的宣传和劝离,该摊主始终拒绝配合并辱骂、推搡执法队员,导致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事情发生后,城管执法局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并于7月9日下午研究决定:给予城管一中队中队长停职处分,并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对违反规定,与摊主发生肢体冲突的协管员予以辞退处理。(澎湃新闻)

城管执法队伍已经成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为群众出行方便,以及整个市容市貌的改善起到了直接性作用。但是,当面对占道经营违法者,如何做到理性劝阻,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还群众一个干净、通畅、优美的城市环境,一直考验着各个城市的管理者。

近年来,城管队伍执法好像落入了被标签化、污名化和“说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不好”的尴尬境地,城管在网络上就是“暴力、强势”的代名词,这也促使部分地方“围观执法”“眼神执法”甚至是“下跪执法”等“文明执法”变得异常火热起来,这种“文明执法”的方式一经媒体报道,瞬间就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时间赞扬之声此起彼伏。

“文明执法”之所以能够引起各地群众的普遍叫好,无非就是因为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暴力”划清了明显的界线,用违法占道摊主的方式对待摊主,“以毒攻毒”“以赖制赖”最终达到让摊主主动消除道路侵占的行为。这种方法虽不敢说可以杜绝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再次发生,毕竟这是建立在城管“耐心”基础之上的,但是最起码可以促使这样的暴力事件大大下降,这值得政府相关部门思考与落实。

诚然,城管有管好市容的职责,但是却没有用于执法的明确依据,导致执法中双方各执一词,冲突就在所难免,而城管由于身着制服外加人数多于占道摊主,导致群众看在眼里的往往都是城管暴力执法,城管背上的标签也就多了起来。而无法可循、无法可依则是城管与摊贩暴力相向的根源,这一点更加值得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和思考。

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社会大众,就应该给城管多一份理解与支持,抛弃城管身上多余的标签,自觉服从、配合管理,笔者相信此类事件也会少之又少。作为城管执法者,就要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要规范执法,保持市容市貌,另一方面也要有人情味,要以理服人,要对“暴力事件”零容忍,进而才能树立城管“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连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