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人行道上乘凉惨遭不幸 谁才是“真凶”?
2016-07-26 12:31:30 来源:汉网

烈日下,11岁的女孩小萌(化名)躺在高架下的阴凉处午休,不料一辆崭新的豪车拐弯经过此处时没有看到,直接从她身上碾压过去,小萌当场殒命。昨日,发生在二环线高架桥下的一幕,令人悲叹。(楚天都市报 7月25日)

这条新闻让笔者看着不寒而栗,11岁,天真烂漫的年龄,因与父亲在桥下阴凉处躺卧休息,被一辆经过此处的蓝色捷豹SUV碾压身亡。如此悲剧,谁才是“真凶”!豪车车主,小女孩,还是孩子的父亲?

细数近些年的交通事故,这样的案例已屡见不鲜,事故发生之后,司机表明由于视线盲区,所以没有看到小朋友,自己也很吃惊。而殒命的小女孩对突发状况并不会有很清晰的意识,更多的是没有察觉到危险就在身边。这时,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后果便会如此新闻不堪设想!

数字显示,每年我国有超过18500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然而,从我国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儿童意外伤亡的关键因素,这不仅局限于儿童,成年人如也不过如此。比如人人都知道过马路闯红灯非常危险,但依旧照闯不误;每个人都知道不能在铁路轨道上行走,可偏偏有人自拍、躺卧、损坏逼停火车;大家都知道在乘坐自动扶梯时要照顾好小朋友,但就有人疏忽大意导致悲剧发生。新闻中11岁的小女孩躺在人行道上乘凉,这么危险的事情,自己和家人就没有意识到吗?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们外出总是说“注意安全”,却不能系统而全面地指导孩子学会防范和规避安全风险的方法和技能。由此看来,全面系统地编写生存安全知识教材,才是对未成年人甚至是全社会开展生存安全教育的关键。

新闻中,事故的发生地点是在高架桥下,据市民反映,那里常有人违章停车,旁边的机动车道两边,也停满了车,司机视线受限,因此横穿桥下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如此看来,交通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在日常更要在加强巡视检查,有利保障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在街道上,应根据事故多发情况增加交通提示标志,起到警示行人和车主的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若想杜绝此类事件,应从儿童时期抓培养,从人人安全抓管理,从全民参与抓宣传,从细节抓、从全民抓、从整体抓才能真正让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乃至消失。(贾婉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