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一群叫“土豪”的中国富人差点被玩坏;2015年,“主要看气质”成了网红新标签;2016年,许巍的一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拾起了不少人遗落的清高。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承载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清贵群体”悄然崛起——“家底殷实、人品清贵”,看似简单的8个字,却彰显着物质与精神的博弈,以及对价值与秩序的追求。(8月9日半月谈网)
8月9日,半月谈网刊发一篇题为:“后物质时代,‘清贵群体’悄然崛起”的文章,前文即是该文章的题要。文中指出当前部分“土豪群体”以“主要看气质”为标签华丽丽的转身成为“清贵群体”--“家底殷实、人品清贵”,这个“清贵群体”正在悄然的崛起,慢慢的成为大多数“土豪”的追求。笔者所认知的“土豪”是一部分特殊人群的标签,有钱任性是他们最鲜明的个性,钱多人傻素质低是他们最被诟病之处。与之相对应的是“屌丝”,代表人物是“阿Q”,“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这个群体略显高雅的概括。现在土豪要当“清贵”了,屌丝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屌丝也要当“清贵”。
文中开篇提出到“清贵群体”的清贵是指“家底殷实、人品清贵”,要成为“清贵群体”家底殷实似乎是前提条件,然而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文章后段,作者提出了道教的说法:“收清贵于当世,播福音于将来”,清贵更准确的理解是清高可贵之义,无论是清高还是可贵,其实都与财富的多寡关系不大,清贵其实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追求。即便“清贵群体”在当下必须具备一定经济实力,那也不能妨碍屌丝去向着这个群体转变,有物质基础的土豪要成为“清贵群体”需要历练自己的品质,提高自己的追求;有品质基础的屌丝要成为“清贵群体”则要通过努力去积累自己的财富,提高物质基础。这两者其实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追求,没有难易之分。“清贵”不是有钱人的伪善,更不是穷人的自我陶醉,做一个清高可贵之人,这本应该所有人的追求。
笔者认为,物质追求必然是人类的第一追求,这没有什么可耻,屌丝虽然不齿土豪的行径,却也极度渴望物质享受,重要的是当屌丝一夜暴富实现逆袭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沦为自己不齿的那种人。我们都知道无论土豪还是屌丝其实都是偏向于贬义的,而“清贵群体”则是无可非议的褒义,这不是他们两者之间的中间群体,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独善其身是为了实现腾达,兼济天下是富贵不淫的追求,在一千多年以后的当下,这其实就是“清贵群体”最好的写照,无论是屌丝还是土豪,人人都可“清贵”,人人都要“清贵”。(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