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献血村”里百姓的献血意识更可贵
2016-08-22 10:46:55 来源:汉网

二甲村村民大范围献血开始于6年前,到现在,已有200多位村民参与了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到137800毫升。为此,台州中心血站专门派出一台献血车,每年两次到村里采血。(8月20日《钱江晚报》)

可还记得,2010年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一旦出现血荒,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某些手术不能如期进行。如今,血库容量依旧不容乐观。不时有地方发生血库告急的情况,唤醒民众无偿献血的意识已迫在眉睫。

危急时刻,总有一些普通群众,于无声处默默献出自己的鲜血,无私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天台县白鹤镇二甲村,竟有200多位村民,陆续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伍之中,6年来该村的总献血量将近14万毫升。“一次献血量400毫升的比例达到80%以上,远远超过天台县的平均值。”无偿献血在二甲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台州乃至全省都很少见。这一连串血色的“美丽数字”,映照出的是当地百姓无偿献血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让躺在手术台上的病患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血液从一个人的身体,流向另一个人的身体,不只是完成一次搬运,这之间昭示着无私的力量、爱的奉献。献血的百姓,既平凡又伟大。他们不会高喊响亮的口号,也不图他人的回报,只是觉得,“献血不仅对身体无害,还有一定的好处,而且还能帮助别人。”简单无华的话语,毫不做作的言辞,投入献血的热情,蕴含着他们对献血事业的一份支持,对采血机构的一份信任,对他人生命的一份关怀。

而现实中,不断曝出的“血贩子”等乱象,却逐渐消解着人们对于献血公益的信心。2012年中国青年报一项网上调研显示,83.8%的人表示人们不愿意献血是因为制度不透明,担心献血被牟利。加上公众对无偿献血有误解,觉得献血会感染,对自己身体会有伤害,诸多顾虑自然会造成公民的献血低潮。

在这样的现实语境里,最初“敢爬上车献血的寥寥无几”也实属正常,即便百姓对领头人陈逢春曾产生“卖血维生”的质疑也合乎情理。然而,陈逢春及家人多年献血的坚持,终于换来当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到现在,冬夏两季各献血一次,已是当地村民自觉形成的“传统”。

这种深刻的转变,既有“正能量”的引领和感染,更取决于当地百姓献血意识的觉醒。小小的针管,一边连接着天使,一边连接着百姓,一滴滴鲜血闪烁着生命的希望,流淌的血液架起的是一座爱与无私的桥梁。这种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让多少孱弱的生命由此获得“重生”?献血者们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爱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刻意的组织和领导,无偿献血已在当地形成长效机制,并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可见,“示范效应”的力量何其强大,意识觉醒的必要何其可贵,缓解的是血库压力。拯救的却是苦痛的生命,这种义举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点赞。但愿,无偿献血成为公益常态,如此“血荒”问题自当迎刃而解。(磊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