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每天排队吻老板”低级假新闻何以泛滥成?
2016-10-09 09:16:37 来源:汉网

北京通州一间销售自酿啤酒机器的公司员工一多半是女性,为了把公司企业文化搞出特色,凝聚员工人心,公司规定:每天早上9点到9点半时间是公司团队建立感情的特殊时间。每天女员工排队,接受老板的依次接吻。(10月8日 人民网)

今天,一条“北京一公司规定女员工须每天排队吻老板”的奇葩新闻凭着人民网、光明网、搜狐网等中央级网站的转发,竟然堂而皇之的排在360今日新闻排名前三。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某中央级网站在转发该新闻时,还加上了“老板经常出国,老板说,这样做,大家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老板一呼百应,员工和老板犹如鱼儿离不开水。尤其女员工们,在老板外出时间非常想念老板,都给老板发微信,视频聊天。”如此露骨的报道。后经有良媒体深入调查,最终证实,其实这家公司正在玩接瓶盖类似拓展训练的游戏,并非网传的接吻,不少网民愤怒之余,也对其它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他们不仅会想:“这各大网站相继传播的新闻都有假,那以后还能相信什么。”很明显,这种并非个例的假新闻对互联网信息传播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需真实,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那为什么还有媒体突破道德底线专门去做这种假新闻,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赢得关注和点击量,从而获得不菲收益。不可否认,互联网信息传播,特别是移动客户端昌盛之时,在网络上的关注度和点击量成为衡量一家媒体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以此产生的“粉丝注意度”似乎都将点击量变成了新闻传播的核心。其实,这是对互联网传播和互联网法治的误读,缺乏真实性的新闻就等于无源之水,没有正确舆论观的传播就是无土之木,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信息传播就是助纣为虐。

习总书记曾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着重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他强调“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在互联网时代,新闻真实性原则既是网络信息创作的底线,也应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底线;既是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底线,也应成为网民利用自媒体发布和传播信息的底线。互联网和自媒体,绝不是法外之地,也不能成为为虚假信息藏污纳垢的集散地。信息真实性底线不仅是传播伦理的要求,而且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明文规定,包括《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在内的法律法规,都将新闻真实性作为约束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标准。即便是新闻侵权的民事侵权领域,发布和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也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的核心标准。在刑事法律体系,信息真实性更是衡量损害商业信誉罪、诽谤罪等罪名成立与否的关键。可见,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新闻的生命”,而且也是互联网信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绝大多数人上网看新闻的当代,新闻真实性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虚假信息事件在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很多有责任感的网民经过线上线下求证,已经进行了自发性的辟谣,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网络环境,引导了正确的网络舆论。这是网民自身在互联网法治化进程中起到强大“自净冷处理”能力的体现,也是我国近年来互联网诚信和法治建设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只有当全社会的媒介传播素养普遍提升,法治观念日益增强和社会责任感与日俱增时,网络环境才会得到真正的清朗,才能避免那些“虚假报道”去伤害到我们那些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乔雨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