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霸凌校园谁之过?
2016-12-15 09:41:14 来源:汉网

近日,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经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流传后,被光明日报等多家重要媒体转载。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一十岁男生在校长期遭到同学欺凌,今年11月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孩子的母亲在网络撰长文详细介绍了事件经过,可谓是字字泣血、句句捶心,牵动了无数网友的神经,更是引起了全社会对于校园霸凌问题的再度关注。

回顾近年来的部分社会新闻,各地对校园霸凌事件的报道其实并不鲜见,经笔者搜索网络发现,仅2015年4月至6月短短两个月,在网上被公开披露的校园霸凌事件就有9起:4月29号,上海市医药学校学生一名女生被五六名女生轮番推搡、扇耳光、踢打、拖拽头发的视频在网上传播;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斗中学7女3男扒光一女生 ,20多个学生围观;5月6日下午,山西夏县晋新中学一初中男生在露天公厕内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同日,广东汕尾市海丰县两个彭姓姐妹被七八名学生推至公园管理处一墙角,遭到多人连环扇耳光,并被扒衣拍摄;5月22日,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因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6月8日,福州永泰东洋中学初三男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而此前已被同学欺凌长达4年;6月17日,福建南安一小学5年级女生,3分钟内被一初中生打25个耳光;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6月22日,四川资阳乐至3名辍学未成年少女对一在校女孩施暴,扒光受害者衣服拍照...

件件桩桩,可谓触目惊心,这些校园霸凌事件频频曝光,使得本该安静祥和的校园生活成了受害学生的“噩梦”。不得不承认,现在“熊孩子”多,如果仅仅是个别学生不爱学习、不听话、爱捣乱倒也罢了,但是一旦对这种趋势不加重视和约束,任其自由发展,“校园小霸王”难保不会成为“社会古惑仔”,于家庭于社会都将贻害无穷。然而,熊孩子霸凌校园现象日趋严重,究竟谁之过?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存在问题。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对其从小娇生惯养、言听计从,长辈的溺爱使得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乖张性格,长期的迁就骄纵导致有些孩子的是非观念非常差。因此在孩子的人格还不够成熟的小学初中阶段,成了“熊孩子”们的“高产期”。所以说,家长必须从小就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培养,一方面是注重言传身教,要做好孩子成长的正向表率,另一方面是宠爱须有度,切不可凡事一味迁就“宠子害子”。

其次是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也出现了问题。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过分强调学生的智育分数和成绩,对学生的品格品德培养相对缺乏,法律知识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导致不少学生是非善恶概念十分模糊,遵纪守法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有不少“熊孩子”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被边缘化后,逐渐走向了霸凌成性的另一个极端。久而久之,不少校园霸凌事件不但演变为暴力事件,甚至也已超越了法律的底线。因此,学校必须重新审视对学生的全方位培育机制存在的短板,科学施教、因材施教,把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认识上来,把法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为培养明礼守法的合格公民培植好健康土壤。

再次是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容错”观念存在偏差。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管理还过于强调“个性”发展,一味地放任自由导致了不可控的“野蛮生长”,而当前的舆论环境和法律体系对于“校园霸凌”行为尚不具备有效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对青少年涉嫌暴力犯罪的教育惩戒措施还不够十分完善。据有关资料分析,超7成校园暴力不负刑事责任,这一现象凸显未成年人过分强调保护而轻视管束教育,使其即便犯了错甚至犯了罪也不能得到深刻教训和应有惩处。

事实上校园霸凌现象频发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16年11月2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防止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实施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和真诚帮助,又体现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作为指导意见,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

校园霸凌作为一种独特范围内的社会现象,并非我国独有,而国外许多学校对于校园霸凌行为所采取的预防保护措施就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预防校园暴力的培训,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进行停课处理;澳大利亚建立了“反暴力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暴力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暴力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指导大纲,并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以色列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暴力政策,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各个学校都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暴力事件,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教育,目前已有49个州发布了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律,加强了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刑事惩罚。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政府、学校和家庭都应当对校园霸凌现象加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举措,让全社会一起向校园霸凌说NO,为我们的花朵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欧丽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