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舆情要变守为攻
2016-12-30 08:53:51 来源:汉网

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推进决策、执行、结果、管理、服务“五公开”,做好政策解读,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12月22日人民网)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以其快速、便捷、互动等优势迅速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愿的主要通道。但互联网同时也存在着信息真假难辨、缺乏严谨、权威性等缺点。在这个全民都“上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政府和官员成为了网络中的敏感词语,一有风吹草动,各种各样的舆论便铺天盖地而来,瞬间将政府和官员置于风尖浪口,稍有不慎就全军覆没,如典型的替党还是替人民说话”、“反正我是信了”等事件,就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导致政府和领导干部在面对网络舆论“泥石流”时,除有人刻意搅混水,落井下石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让权威信息和官方发布在舆论场中始终处于守势,失去了抢占阵地的先机。面对网络舆情,有的政府和领导干部将“沉默是金”作为应对的准则,尽量少说,能不说就不说;有的则能堵就堵,能遮就遮,避重就轻,最终导致事情越发激烈。

当然网络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不用把它当作洪水猛兽来对待,关键是怎么来对待它。习总书记就曾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提升媒体素养、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则是目前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群众在哪里,政府就应该在哪里,群众在“上网”,那么我们政府也应该在网上。政府应随时监测舆情,建立网络舆情回复机制,防止矛盾激化。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视情况分类处置,坚持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这样才能变守为攻,防止“触礁”。(章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