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带病上班女医生成为另类风景
2017-01-17 10:56:44 来源:汉网

近日,儿科医生李新的这张输液工作照被同事偷偷拍下,当时李新自己并不知情,而在朋友圈被转发后,全科室都很心疼她,很多准妈妈也都为她的行为而感动。(1月15日中国青年网)

近些年,医生打点滴上班的新闻屡见报端,不管是有意炒作还是无意使然,足以说明医生打点滴上班早已成为医疗界的潜规则。因为医务人员的短缺,医院大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生病请假,需要别人代班,容易打乱医院的排班计划。所以,大多时候,医生生病都是硬抗,这也成了现又一个医者难自医的版本。

其实,不仅医生如此,寒风里的环卫工、自然灾害中的人民解放军,春运时的铁路工作者,无不是风雨无阻的坚守岗位,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种坚守,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已经成为工作中的常态,已经成为精神的本能。

可是,当这种事情屡被报道,成为一道感动读者,吸引眼球的另类风景时,我们是否该反思,生病请假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静下细思,这反应出的是社会资源短缺,所造成的行业人员超负荷工作。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根据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86042名。从这方面来看,铁路正在科技解决人力的不足。比如以前道岔变轨,有专门的道岔人员人工搬动。现在基本上自动化道岔。以前进站,检票人员要每一个人核对,现在有自动轧机,更有人脸识别系统。以前车站售票人员人工售票,现在不仅有自动售票机,还有网络购票、手机购票等多种形式。从春运就可以看出,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购票长队不见了;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春节按时回家的人多了;因为技术力量的提升,铁路在春运服务旅客数量年年攀升。

所以,在感动背后,相关部门应该反思,是行业制度的不合理,还是行业技术的滞后,最终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略带悲情的坚守和感动。(黄燚)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