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让反腐进入“精准打击”时代
2017-01-25 22:02:30 来源:汉网

通过查询ETC后台数据,大兴区两名拿公车ETC在私家车上使用的公职人员被“揪”了出来。昨天,大兴区纪委发出通报,对两名当事人分别给予处分。(1月25日,中国新闻网)

当前,大数据除了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分析、计算机等行业领域,同样也和预防惩治腐败,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查公款吃喝,不用使用到餐馆一张一张“点”发票的“笨办法”,而是直接和税务部门合作调取某一餐馆的发票记录。 查违规吃保现象, 只需房管、交通、工商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就能精准查实相关人员名下是否有私家车、商品房,是否有亲属是财政供养公职人员等信息,让各类“人情保”无所遁形;查公车私用,不用使出“人海战术”在各个路口蹲点这个耗时耗力的老经验,动动鼠标、整合数据就能揪出违规私用的公车;甚至在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经济问题模型上,大数据也能发挥巨大作用,实现反腐倡廉的反向突破。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电子钱包、支付宝、微信红包等电子金融日益发达,各类腐败行为也更加隐蔽化、智能化。要在海量的数据中发现贪腐行为和作风问题的线索和规律,只依靠传统的人工模式显然不太现实。但随着“大数据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纪检监察部门也能通过各地区、各类型腐败案件信息的积累,逐步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分析共性与特殊性,找准诸多规律,实现对腐败问题的“精准打击”甚至提前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反腐”既是治标之策,更是迈向治本的重要一步。

用好“大数据”技术,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精准打击”,对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干部日常监管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纪检监察部门获取的党员干部涉案线索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大数据”技术却能对财政资金的走向、公共资源的使用、海量的公共服务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和信息比对。无疑给纪检监察部门安上了一双主动、及时、准确发现问题线索的“千里眼”和一只全面、有效掌握各类公务活动和公共政策落实情况的“顺风耳”。不但大幅度提高了纪检监察部门发现线索、查处案件的工作效率,更用严密的信息网管好干部、管好权力。

当然,用好“大数据”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行之有效的老经验、老办法。作为一项新技术,“大数据”还需不断发展完善,更受限于各数据库的积累与信息的共享。在预防惩治腐败的日常工作中,还需实现“大数据”与传统模式相结合、人工明察暗访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专业协查相结合、组织督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让这项新技术在反腐实践不断完善、创新,让反腐真正进入“精准打击”时代。(任评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