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需要爱心与恒心
2017-04-21 15:29:23 来源:汉网

2017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博长篇报道了“十佳驻村第一书记”吴海江、“招商达人”邓亮、“法治县长”骆惠华的先进事迹,看后着实令人感动,备受启发。他们是精准扶贫的楷模,为我们做好定点帮扶、对口帮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一方贫困、八方帮扶、同舟共济、共同富裕,这既是中华名族的根基,亦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优势的集中诠释。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将扶贫事业提升到“关乎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怀揣“不脱贫不撤兵”的豪迈激情,才能先进带后进,富裕带贫困,以点带面,以少带多,最终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输血”与“造血”、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的思路,科学编制帮扶总体规划。聚焦脱贫目标,重点应在安全住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移风易俗等方面下功夫,资金、物资、人员、产业等方面要统筹兼顾,才能确保定点帮扶的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摘帽。

“安居才能乐业”。精准扶贫应首先聚焦安全住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干部意见,立足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的“五新一体”原则,从地形测绘、规划设计等方面着手,强化住房建设科学性、合理性、美观性,注重产村相融。

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帮扶资金项目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高标准实施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民生项目,让贫困地区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实施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的单位、部门要发挥优势、深入对接,力求踩准帮扶鼓点,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工业、旅游业等等,举办相关产业扶贫培训会,外派干部群众参观、交流学习先进技术,为贫困户搭建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创业平台。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就业渠道,让产业扶贫的“加速度”助推贫困户脱贫奔康驶入“快车道”。

精准扶贫更是一项爱心工程。各种民间社团、组织应拿出激情、奉献睿智,结合当地实际,多多发起爱心义卖、爱心捐赠等,凡是有能力的广大百姓、市民一定会积极参与,买一份产品、 献一份爱心,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通过网络、现场义卖等多渠道筹集的资金、物资等,应规范管理,及时、安全、准确的传递到贫困地区,体现大众暖暖的情意,实现贫困地区“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彻底脱贫,永不返贫!(荔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