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农人小哥”可能要成为网红了,在今日头条视频里,他上传的视频每天的点击量都不少于十几万次。一次的无意中,笔者也不由自主加入到了他视频的点击当中,虽已经步入中年,但好像也有点要追粉了。同样,在一点资讯中,笔者也发现了他的大量视频,点击量也非常高,说明不仅仅是笔者,有很多网友同样喜欢他的视频,大量的跟帖参与评论就是很好的说明。笔者同样在优酷视频中发了几个自认为不错的视频,已经半年过去了,最高的点击量也不过是百几十次,有的也就是还处于十来次的点击量呢?真是人不能与人比呀!
“农人小哥”上传的视频,也就是3分钟左右,讲的就是他在农村的生活、干活、见闻、常知等,就是发生在农村的一些平常事,并非是有趣事,而是简简单单的平常事。如参加家里的播种、插秧、种甘蔗、采草药、做当地特色食品等。
笔者跟粉的原因,除了认为“农人小哥”是一个很平实的小伙子,更多的是他会劳动的能力深深吸引着笔者,让同样来自农村的笔者勾起了儿时的浓浓记忆。
这位带着广西浓浓壮乡味,说着“陋野”普通话,来自南宁茉莉花之乡的横县小伙子(他的自我介绍),会劳动,这是笔者给他最高的评价。虽然笔者也看过类似于这样的农村小视频,但他们的劳动更多的是为视频而劳动,从他们一些笨拙的动作当中就可一览无余,这样的视频,对于笔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只能作为人们的一丝娱乐用。
“农人小哥”会劳动,从哪看得出来?做鱼生,做扣肉,做柠檬鸭是一把好手,这是评价当地农民是做菜能手的一种表现。但真正说他在农村是会劳动的人,可以从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一个反应来体现。
一个场景,就是插秧的场景。这种插秧的场景,虽然笔者也看过不少这样的类似视频,但不过是,一是别人插秧自己录,记录的是别人的劳动场景;二是自己装模作样插秧,体验体验插秧活而已。从哪看得出来,我们知道,弯腰插秧是一种非常苦的活,所以现在更多的是推广抛秧的技术,让人们不用再弯腰插秧了。弯腰插秧是很累人的,一般的人如果做那种弯腰插秧的活,就会不由自主的用脚步去调整自己站的位置,以便于减轻弯腰的苦。但对于真正会插秧的人,是不会频繁移动自己的脚步的,如果频繁移动脚步,会造成插秧地更大的不平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手来把地平整,然后才能插,不然插的秧苗就会不稳,容易倒伏。抛秧技术的推广,除了不用弯腰,还有一种是抛秧的范围更广,减少了对地的不平整,容易让秧苗倒伏的危险。所以笔者认为“农人小哥”会劳动,并没见他在视频中不停地调整脚步,这种插秧的方式更累人,可以看出“农人小哥”是会插秧的人。
一个动作,就是用铁锹锹秧苗的过程。锹秧苗,看起来很简单,但要锹得好,并不容易,或是吃力又不大可能。笔者以前也曾试过锹秧苗,但并不成功,主要是用力均匀问题。在视频里,笔者看到的是“农人小哥”轻松锹秧苗的过程,可以说明他干活的技术还是很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地土质特点的问题,但能很好的利用好铁锹干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明。
一个反应,做为城里人,如能做到脱下鞋子,脱掉袜子,踩到水田里,那就很不错了。如果再见到农田中常见的蚂蟥,一般都会吓得面容失色,大声惊叫,一幅惊恐万分状,哪还敢下田?除非她不认得那是吸血鬼蚂蟥。但“农人小哥”见到蚂蟥,认识蚂蟥,并没有过度反应,可以看出这是常下田人的一种反应。
说真的,现在要让80后,90后的年青人下田干活,并不见得是件容易事,更别说是00后了。能叫他们下田帮忙干干活,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不用说能把农活干好了,所以现在在农村干农活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笔者猜测“农人小哥”也应该是90后的后生,做为90后的年青人,还能下田熟练干农活,就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笔者并不认为只有会干农活的人才是会劳动的人,在我们各行各业中,会劳动的人并不少,但现在在农村还会熟练干农活的年青人,并不多见,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笔者为他点赞!“五一”劳动节谈劳动,会劳动的人最光荣!(陆增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