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期盼更多廖俊波式的好干部
2017-06-22 16:45:13 来源:汉网

近日,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云山强调,事业发展需要廖俊波式的好干部,人民期盼更多廖俊波式的好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把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做合格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廖俊波,48岁,是2015年获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2017年3月18日周六晚上赶赴工作会场的高速路途中,因为意外车祸,离开了爱他和他深爱着的闽邦乡亲。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这位“为生民立命”的优秀县委书记,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呢?

心中有民,学习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冲动。古人有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相对于古人,廖俊波同志身上更体现着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时不我待的坚强党性和责任自觉。这正如他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对妻子林莉说:“组织上给了这么高的荣誉,除了更加努力工作,没有其他办法报答组织的恩情。”任职政和县委书记时,全县没有高速公路,没有市民广场,没有文化中心,没有像样的桥梁,甚至没有红绿灯、斑马线。在他担任书记的五年期间,“政和县城的城镇化率从31%提高到46%,迎宾大道建起来了,主街改造好了,政和广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了,9座市政桥梁竣工了,宁武、松建高速公路通车了!25年高考没有人考上北大清华的历史结束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工业园区已经开发完毕3600亩了!从家乡出去打工回家的人也深刻体会到了家乡模样的焕然一新。”这些政绩看似小,却饱含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

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现象,的确需要在廖俊波同志身上学习那种没有私心杂念的骚扰,守住自己的“责任田”,因地制宜,精心耕耘,改变落后面貌、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民本精神。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实事,为老百姓谋福祉,就会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心中有民,学习他对人生不甘平庸的事业追求。要想把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工作做得积极主动,干出点名堂来,当然不能忽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性作用,从某种角度讲也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班长”统率全局的能力水平。廖俊波同志身上就有一种熊熊燃烧的工作激情和不安平庸敢于主动作为的历史使命感。2011年的政和县被人戏称为“省尾”,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当时的政和老百姓编的谚语,形容到政和当干部是件“倒霉”的事儿。到这样的地方任职一把手,如果扳着指头熬任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许也能平安过度。但是与人民群众迫切的幸福愿望和自身的积极进取,这显然不是廖俊波同志的“政治抱负”,他在克服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带领政和人民群众冲出了困境,获得了县域经济建设的超常规发展,2012年政和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至2015年县域经济蝉联全省发展十佳;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11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4.5亿元,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四个全面”处于关键时刻,而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敢为、不作为”,抱着“等靠要”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是学习他那种不甘于平庸,不抱怨条件,嚼别人的馍不香,开动脑筋,为党的事业义无反顾,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进取精神。

心中有民,学习他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当前,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重任,而发展不够也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很多党员干部的“口头禅”,然而,发展不够的症结却在于,思想解放够不够,改革开放够不够,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够不够。廖俊波同志深处的政和县处于山区,基础条件更差,资源禀赋更少,地理区位更没有优势,发展更不够。但他却能抢抓机遇,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在全省首创“并审联批”制度,将所有与项目落地相关的审批部门联合组成“并审联批工作组”,亲任组长,亲自过问审批过程中的每一个难点,使审批效率大大提升;在武夷新区,廖俊波同志推出“派单综合审批包”制度,将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包”,列成明细表,派单给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则给出解决问题时限,真正企业家排忧解难。这些改革举措,没有大胆突破传统思想痼疾,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是办不到。

廖俊波同志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还能严守廉洁,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也体现了“为生民立命”的高尚情怀,也实现了一名县域领导干部的幸福追求,“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就是我们缅怀他、学习他的最好实践。(桂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