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了解到,近期食药监总局组织专项抽检月饼375批次样品,发现3批次不合格样品。不合格产品已被责令下架、召回。(新华网9月27日)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月饼成为家家必备的畅销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商家为了利润甚至使用有害人身健康的食品添加剂,再加上食药监部门对食品的监管不到位,受伤是我们普通大众。为了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百姓吃上放心的月饼,食药监总局组织了专项抽查,发现有不合格样品,及时将它们下架,阻止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食药监总局的抽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不合格产品为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被检查出不合格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种:一种为菌落总数不符合国家标准;一种为酸价高于国家标准;一种为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高于国家标准。据了解,菌落总数主要用来评价食品的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针对不合格产品出现的原因,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生产工人保证产品不受到各个方面的污染,技术人员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来保证产品从生产到食用的安全,为消费者把好质量关。一旦发现危害产品质量的问题,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处理,将危害降到零,不让任何有危害风险的产品流通到市场领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去执行生产活动,控制好产品的酸价和防腐剂的使用比例,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争取产品的不合格率最小化。
作为食药监部门,应该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的监督力度,将监督职责落实到日常的检查工作中,采取随机抽取检查人员,随机抽取检查对象的“双随机”原则,保证抽样产品的随机性,一经发现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且对流通到市场领域的产品采取召回等措施加以处理,将危害范围缩小,危害程度降低,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马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