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宰客”再触痛点,“利益短视”该停下了
2018-01-05 09:26:50 来源:汉网

这两天,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其中提到了当地旅游服务人员态度恶劣,主动变更价格,甚至因为价格问题赶游客走,无视之前的预定。1月3日,黑龙江大海林林业地区旅游局局长刘忠才表示,经查,文章中提到的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发现赵家大院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存在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1月4日 环球时报)

这几年,国内旅游迎来大发展时代,可就在这样的积极向上背景下,时不时就出现“一个苍蝇坏掉一锅粥”的事情,比如青岛天价虾,云南低价游等,这不,东北“雪乡宰客”也来凑热闹了。在大众化、平民化旅游的现实中,这类事情更是直戳公众心头,那抵制和消灭这类乱象便是公众认识的主流。

一个优质的旅游景点,不应该仅体现在美丽炫目的环境,更应该体现在旅游品质上,可具体表现在游客所能获得的实际舒适度、安全感和归属感等方面。旅游地应与游客相爱相亲相融,甚至是真正融为一体,在稳固和谐的境况中可取所需。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你好我也好”现实氛围,进而延伸出繁荣而有序的旅游状态。

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怕是东北雪乡的有些人现在还搞不懂。仍停留在“一味经济利益之上”的旧逻辑里,只管赚钱,不顾其他,看不到“旅游经济”的真谛,看不到长远的更广泛利益,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益短视”行为,难掩“损人不利己”的消极后果。

当然,当地的村民等旅游服务人员的问题和呈现的状态还是表层的,所谓的“利益短视”不局限于他们。且其是有一定现实传导性的,最明显的就是导在了当地旅游部门和具体监管部门身上,进而也扯出了这些部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部门的问题即使没达到“懒政不作为”的程度,也难逃管理和监督“不精细不有力”的板子,缺乏规则意识和相应的约束,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有一番滋味的“利益短视”?

前些日子热播的电视剧《索玛花开》,有些情节也对旅游业乱象进行了揭露,比如村民随意抬高价格,无序竞争抢客源,对游客态度不好,与游客发生矛盾冲突等问题。这些既与村民的认识和素质有关系,也跟“粗放式”的旅游管理模式有关。剧中是通过村支部带头人的以身作则来感化村民,进而提升素质和认识,还有就是停业整顿,建立统一管理的旅游合作社和赏罚分明的规章制度等办法来瓦解“利益短视”,进而真正疏解问题。

其实,搞旅游,不怕有问题,怕的是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在“利益短视”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做不到举一反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约束。将电视剧《索玛花开》的这些实质性经验启示与雪乡的“宰客”等问题联系起来思考,雪乡问题的疏解路径也就真的明晰了。

说白了就是,要在当地的“旅游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既要主动把当地民众的旅游服务意识搞起来,通过宣传培训来规范,也要在管理层面放下包袱,想管是一定能管好的,逐渐畅通具体规范和监管。举个很简单例子,就可以在村里村外插上有举报电话的牌子,把恶意行为和其对应和处罚手段列清楚,游客一举报就有相关部门及时来处理。这就呈现出了“高速有效”的投诉通达渠道,也是对旅游服务意识的一种倒逼。

游客有保障了,旅游就有保障了,当地民众的经济效益则更有保障。其实,市场化的时代里,具体管理和规范的现实意义愈发重要,甚至都要走在建设的前头。这个到位了,“利益短视”就休止了,呈现的才是“真市场”,也只有有了“真市场”,才有“真利益”。我们也相信雪乡“宰客”只是个案,但是对个案的严苛警惕,也是对当地旅游负责任表现,也希望这份警惕能化为真正有力的常态化和制度化的管理和规范。(王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