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风险管控”义工旅行才是“诗和远方”
2018-02-13 00:07:33 来源:汉网

汉网消息(通讯员 赵皎帆)1月12日,来自辽宁的大三女孩富裕,一放寒假就从学校直接来到苏州,住进了苏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旅社。在这家旅社里,富裕通过自己每天上午一两个小时的劳动,换取在这家旅社的免费食宿,并在20天内,将苏州的各处景点玩了个遍。(《扬子晚报》 2月11日)

所谓的“义工旅行”,是指一边做义工一边旅行,在享受旅行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与责任,比如完成某项义工活动、帮助某个群体等等,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工换宿”、“以工换游”。近年来盛行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中间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种能同时满足说走就走、成本较低、实现自我价值的旅行方式颇受年轻人追捧。

的确这种新型的旅行方式好处多多,也使人收获多多。让人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更是花费少量的金钱来一次简单便捷的旅行。但利弊不可分,很多人对这种方式提出了种种质疑,如何能让“义工”不变成“苦工”,确保自由独立的时间;如何能进行有效的合同或协议,保障自身安全;如何能让这种方式不被不法分子利用等等,这些质疑之声确实表明,“义工旅行”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我国也欠缺相关的保障机制,市场平台和监管还有待完善。如何能让“义工旅行”真正达到理想中的“诗和远方”,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也能看出,现在大学生群体接触“义工旅行”的渠道很少,只能通过网络寻找相关平台或公众号,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沟通。但若真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即使对旅社进行投诉,但它换个平台就能“东山再起”。这样的例子在天涯和知乎等网站上,不胜枚举。确实鉴于我国的相关措施和行业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义工旅行”很容易成为少数店家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方式。

这些事例都在警醒着我们,对于“义工旅行”不能盲目追求,更不能一股脑追捧。“义工旅行”本身是年轻人接触社会、锻炼自身的好机会,但千万别头脑发热“说走就走”。在此之前,要做好“风险管控”的充分准备,对店家进行有效沟通和了解,多方面掌握当地情况和劳务信息,与店家签订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对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划分,利用手机多与亲人朋友联系,高度提升安全隐患意识。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建立保障机制,对义工人群进行摸底统计,对使用方如商店、旅店等建立信用体系,若存在非法行为立即除名,加强网络平台监管,防止不法商家“东山再起”,严厉整治,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说到底,“义工旅行”是把双刃剑,只有做好“风险管控”,配合相关部门的全面监督,全力发挥积极方面,才能让其真正达到“诗和远方”的理想境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