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络博主被喷子杀害:网络暴力怎能愈演愈烈
2018-07-01 22:49:43 来源:汉网

据环球网6月28日报道,日本网络博主在举办一场教博主如何与网友互动,如何应对网络喷子的讲座后,被一名网络喷子杀害。

不由的让人反思:网络暴力为何愈演愈烈,甚至演变为人身攻击?其实网络暴力由来已久,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当属2006年2月的“高跟鞋虐猫”事件,某些“键盘侠”的口诛笔伐和恶搞侮辱给当事者心理造成极大创伤。从2008年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女白领死亡博客” 事件,到2015年“恳求大家到此为止”的成都“娇子立交打人” 事件,到2017年哈工大学生李炳鑫无辜躺枪的“火车站猥亵小女孩” 事件,到近期“狗命大于人命”的割腕“偿命”事件等表明,由网络暴力引发的悲剧正不断上演。

这可能跟科技进步神速,网络普及逐年提高,网民数量猛增有一定的关系。当下,人人都有自己的网络生活,人人都得面对网络社交,人人都将网络当成排泄心中情绪的窗口。然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未能赶上科技进步的速度,以前有“德不配位” ,现有“德不配技”。

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泛滥的善良,缺的只是理性的思考与克制的行为”。《乌合之众》里也有一段话: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所谓网络喷子最大问题是思考,恰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网络喷子也分为两类:一是不是思考,但爱心泛滥,智商低;二是勤于思考,但是从来不读书。这两类人只愿意相信自己认为的真相,他们看着不顺眼,就会群起而攻之,渴望从中获得生活中得不到的存在感和认同感。激烈争吵可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如果有人附和他们,那点虚荣感会更加满足。这确实是一种精神障碍,网友也将这两类戏称“杠精”。“杠精”大多存在轻微或中度的反社会人格,性格上偏内向、孤僻,渴望寻求认同但无法正确与他人相处。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心理积压导致他们内心对于认同感的扭曲,使得他们认为通过激怒他人、在网络上的争吵也是获得认同感。

此外,网络具有匿名性,网民是“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近于零,这对网络暴力的形成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有了电脑屏幕这张“面具”, 许多人可以肆意敲打键盘,怒怼任何自己想要攻击的人,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也可以一笑置之,犯罪成本之低,让网络“喷子”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不可否认,网络的匿名性确实让喷子们的言论更加不负责任。就像《纽约客》杂志上的那副漫画:“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然而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上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攻击谩骂他人,不可法逾越律底线。因为言论自由不等于胡说八道。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背后藏着刀锋,每咒骂一句,就在别人的心里划上一道伤痕。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猎手,也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猎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被围剿的是不是你。

网络是我们自由交流平台,是思想观点碰撞的舞台,它赋予每个人网络话语权。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共建共享文明、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每位网民的责任。(高春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