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乳企配方上限是标准底线
2016-07-04 07:15:00 来源:武汉晚报

唐伟

时事快评

圣元优博、圣元优聪、优博58……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名字相近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都出自一个公司。记者从市场上发现,个别知名乳粉企业的配方多达200多个。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

随便添加一点新的成分,据此造出了新的配方产品,然后辅以广告轰炸,成为国内乳企的通行做法。消费者在众多的产品配方之中,有“乱花迷眼”之感。更为关键之处在于,“配方策略”极易成为消费欺诈的工具——虽然产品的整体质量相当不大,价格上却可能千差万别。

这样,还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恶果,行业间的商家纷纷效仿,不会真正在品质追求上下功夫。当前国产奶业问题较多,获得消费信任极其重要。本着宁缺毋滥,让配方管理回归于“以数量控制提升质量”之路,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对配方实现数量的控制,才能让企业在质量与效益上去下功夫,从而把既有的配方产品做精做好,做出真正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限定乳企的配方数量品种,则属于标准化管理的题中之义。

奶粉市场之乱,根源还在标准之乱。设定乳企配方上限是标准化管理的底线,也是标准化控制的前提。只有当配方的数量得到了控制与约束,配方的申请与争取才会被真正重视起来,而基于利益诉求的需要,乳企对产品的质量才会更加用心。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需要有安全和质量保证的产品,而不是乱花迷眼的配方炒作。国产奶粉若是没有可靠的品质保障,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会沦为一句空话。从严控制标准,包括对配方数量的限制,都是监管的现实选择,也是奶粉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守了标准的底线,国内奶粉的重生才有希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