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患病休学
上体育课时,老师会吼一嗓子:“大补丁,来做个动作。”每到此时,都会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哄堂大笑,俞敏洪脸臊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在北大的5年间,俞敏洪过得非常煎熬,屡遭打击,经常感觉没有尊严,更谈不上浪漫。刚开始听说班上50人男女性别比“一比一”,俞敏洪非常兴奋,可是5年下来,没有一个女生拿正眼看过他。
口音、穿着是客观条件决定的,这些委屈俞敏洪可以忍受,最让他无法释怀的是学习成绩竟然垫底,尤其是英语。俞敏洪的高考英语成绩其实很不错,进校时被分到A班,可一个月后就被贬进C班,因为他一直学的是“哑巴英语”,听、说能力太差。除英语之外,俞敏洪其他科目也不理想。俞敏洪回忆说:“那些同学平时看着学习也并不怎么认真,但一到期末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我每天学习时间都要比他们多两三个小时,但每次期末考试都是在全班倒数几名。”
大学第一学期,有一天俞敏洪正坐在宿舍里暗自惆怅,自怨自艾道:“我真的好想家,好想回到江阴农村。”舍友周华递给他一个苹果,安慰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俞敏洪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他问周华的愿望,周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愿望是将来拥有一辆保时捷汽车。”俞敏洪深受震动。周华一直背诵《逃亡者》的英语教材,是班上口语最好的同学之一,受其影响,俞敏洪开始疯狂背诵《新概念英语》。30年后的今天,周华已成为澳大利亚赫赫有名的华人企业家,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从自行车到宾利——一个北大学子的创富之路》的自传。而此时俞敏洪的愿望早已超越对“永久牌自行车”的追求。
大三那年,俞敏洪酷爱阅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的情节,哀叹她因肺结核早逝的红颜薄命,竟不由得惊惧,因为他自己也在间歇性咯血。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有肺结核,必须马上住院。
俞敏洪不敢相信事实,他告诉医生:“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肺结核呢?这简直太可怕了!”医生回答:“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群体,以你现在这种心理状态、心理承受力,得肺结核的概率很高。”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俞敏洪长期“面色苍白、身体消瘦,阵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他不得不休学一年,躺在北京西郊妙峰山脚下的北京市结核病医院治疗。这里宁静空旷,秋风萧瑟树叶飘落时,俞敏洪心中无限悲凉,深感绝望。山脚下有一座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的纪念碑,镌刻有冯玉祥将军题写的“精神不死”四个大字。
陈润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