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将要开通了,哪些股可能受宠?猜想与现实大不相同。还记得沪股通开闸前,机构猜测的沪股通可能的投资策略吗?其中绝大部分没有经受住沪股通一年半的考验。在此,对比已经开通的沪港通,有一定启示。
猜想一:根据"一价定律",同时在两地上市的股票价差会逐渐消失,高折价的A股会体现出相对优势。
结果:高溢价的A股组合表现最好,高折价A股组合表现最差。
猜想二:香港投资者很有可能买入大盘蓝筹股
结果:由于沪股通资金有限,市值大、业绩好的大盘蓝筹股并没有因沪股通推出而体现出相对优势。
猜想三:稀缺的品种受欢迎,如军工、稀土、医药、白酒、农业
结果:港资独爱贵州茅台,其他行业标的配置很少。
“深股通”可能性相对较大的一种方案是选择深证成指的成份股。目前深证成指成份股有500家,加上深市的A+H股,试点证券总数量为505只,占深市A股数量的比例约为29%,市值占比约为55%。
最后,根据港资在沪股通的表现来看,想要看透其心思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相关深港通概念我们还是要关注的。
根据广发证券的研报,沪股通净买入金额超过10亿元的股票共有16只,几乎全部为行业市值排名第一的龙头股。净买入金额最大的沪股通标的股票是贵州茅台,其净买入金额超过100亿元,远超过其他股票。
具体来看,家电行业,港资只选择买入市值排名第三的青岛海尔,是因为该行业市值前两名为深交所公司;医药行业,港资选择市值排名第二的恒瑞医药,也是出于相同原因。除此之外,港资对银行股的态度值得思考,钟爱市值较大的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而老牌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却受到冷落。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从五个维度筛选深港通概念股或比较靠谱。
(1)低估值、高股息标的;
(2)QFII在深交所重仓的个股;
(3)券商股;
(4))深交所上市的独有品种;
(5)深交所高成长、业绩良好的标的。
综合莲花财经广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