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国庆前后受灾群众能搬进整修或新建房屋
本报讯(记者陶盼通讯员周钢)昨天,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昨天,我市今夏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市1058276人受灾。共转移安置灾民210108人次,最高峰时集中安置26000多人,分散安置共160000多人,目前集中安置还有1200人。农作物受损337万亩,其中绝收71.4万亩。倒塌房屋10556间,直接经济损失近50亿元。全市93个工作组进驻受灾街(乡、镇)指导恢复重建工作。
全市倒房重建的任务主要集中在新洲、黄陂、蔡甸、江夏4个区。据了解,武汉市要求全市做到符合重建条件的民房,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资金、定责任,确保在国庆节前后,受灾群众搬进整修或新建的房屋。
同时,全市已经开展加快推进水毁基础设施修复工作,加快组织修复因灾损毁的堤防、泵站、涵闸等水利设施,为防汛排渍和恢复生产提供保障,稳步推进水毁道路、桥梁、供电、供气、排水、环卫等设施修复和建设的工作,确保灾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目前,除蔡甸区还有2个民垸1000多名受灾群众仍在集中安置,倒损住房暂时无法鉴定,重建工作有些滞后外,4个区已认定的符合重建条件的倒损民房的维修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全市已完成建房60户,完成维修549户。整体维修建房任务能够确保在国庆节前后完成。”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农业灾情,市农委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六抢”(抢排、抢收、抢管、抢备、抢种、抢防),从目前进度看,农业恢复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恢复重建基础设施修复专项小组核查认定,今年灾害造成全市基础设施损失18.74亿元,针对水毁严重现状,市发改委牵头加强了灾情排查,迅速建立了灾后恢复重建需求项目库,共入库应急修复需求项目233项。总体上看,基础设施修复重建工作也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