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福!
2016-08-18 08:40:00 来源:武汉晚报

第一次夺得奥运冠军

刘诗雯:接下来还要更强大

8月16日,刘诗雯和丁宁在双打比赛获胜后新华社

8月16日,刘诗雯和丁宁在双打比赛获胜后新华社

中国女乒团体赛3:0战胜德国夺金,这是女乒战将刘诗雯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为了这枚金牌,她为之奋斗了两个奥运周期,

人都说成名要趁早,刘诗雯遵循了这句名言,当她13岁时,就在中国女乒国家一队的队内循环赛中一鸣惊人,拿到第一名,将王楠、张怡宁、郭跃、郭焱等名将甩在了身后,并一举获得“小邓亚萍”的称号。但直到2009年,刘诗雯凭借世锦赛第三名,才逐渐在队内主力阵容中占据一席之地。

2010年莫斯科世锦赛团体决赛,成了刘诗雯接下来6年挥之不去的噩梦,在那次比赛中,刘诗雯一人丢掉两分,输给了新加坡的冯天薇、王越古,从此“心理素质不行”,成为扣在刘诗雯头上难以摘掉的帽子。加上2011年世锦赛输给了以往几乎没输过的丁宁,无缘决赛,刘诗雯也丢掉了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只能以替补身份去伦敦当陪练,连奥运村都进不去。

那次的经历狠狠刺激了刘诗雯,里约奥运会周期,刘诗雯发了狠地训练、比赛。不但长期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巴黎和苏州两届世乒赛她都闯入决赛,还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在团体比赛上她也发挥出色,在仁川亚运会女团决赛和今年的吉隆坡女团决赛上,她都用表现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2010年的那个曾经手足无措的刘诗雯。

回忆起过去的4年,刘诗雯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队里都准备得非常充分,除了训练,每天看录像、抓技术动作都要四五个小时。进军里约,成了刘诗雯唯一的想法。最终在里约奥运会参加团体赛。并和队友一起3:0战胜德国夺冠。收获了第一枚奥运金牌,刘诗雯回忆过去一周的经历,有点感慨:“虽然艰辛,但很享受,很幸福。”

圆了奥运冠军梦,但以单打身份征战奥运,对于刘诗雯来说还是一个未竟的愿望。今晨她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单打位置的向往:“这个奥运周期,霞姐一直是我们的顶梁柱,最难的场次和角色都由她来承担。下个周期开始,我的位置和身份也许都会发生变化,希望霞姐的责任心能够激发到我。接下去的4年太漫长了,我还需要付出更多更多。”

本报巴西里约专电

特派记者余国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