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姚传龙通讯员高婷)从9月9日起,武汉晚报连续三天报道了88岁的彭德祥老人坚持30年,为体力劳动者、生活困难者“多下半两面”的善举,并将此作为家规传承下去。昨天,多位专家向武汉晚报记者表示,这种家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值得在社会上推广。
湖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朱刚艳教授表示,老人如此高寿与其行善极有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根据医学研究,遗传是老人高寿的重要原因之一,老人行善让别人受益、自己高兴,对延年益寿或许有很大的帮助。”朱刚艳分析,高寿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老人固定作息、辛勤劳动也是其高寿的重要因素。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尚重生教授认为,老人“多下半两面”的家风,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这种“邻里守望”的模式值得在全社会推广。“老人心中有善念、手里有善行,身体力行,让这一好家风得以传承,其子女、邻居都能受到影响。”尚重生说,“多下半两面”植根于居民邻里,以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人,可操作性极强。
“如果善举就在我们身边,邻里间相互帮助,我们每个人都被爱包围,很多事情就会变得更容易,你帮我接孩子,我帮你做饭,居民相互扶持,我们可以减轻很多烦恼。”尚重生认为,这一家风在全社会时时可学,处处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