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武汉旅游业随之步入飞速发展的“高铁时代”,四张“武汉名片”见证了这一产业跃进。
赏花名片
从“单恋一枝花”到繁茂“新花城”
2009年12月底,武汉至广州高铁开通。次年3月,武汉的“招牌”旅游项目——樱花迎来第一波外地游客大潮。往年樱花开放季节,“主战场”武汉大学容纳三四万本地游客潮便“喊挤”。但那年武大迎来20万人次游客!一场从传统游客输送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转身”就此开始。
接下来,武汉不再“单恋”一枝樱花,而是加大力度向外推介——来武汉春有樱花和杜鹃、夏有荷花、秋有金桂、冬有腊梅,“五朵金花”成了武汉旅游新招牌。2013年,武汉市正式打出“新花城”名片,并推出“新花城十景”,欲打造成百亿规模的“芬芳”经济集群。
武汉市其他项目也密集跟进。2011年,中部最大海洋世界——海昌武汉极地海洋世界落成;2012年,中部首个大型主题乐园——武汉欢乐谷开园;2013年,武汉老牌景区东湖风景区成功晋级为5A级景区,武汉市拥有了第二家国内顶级景区;2014年更是武汉旅游“丰收年”,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成功,武汉成为国内罕见的坐拥三大5A级景区的城市。而第四个5A级景区江汉朝宗也已步入建设快车道,其核心项目《知音号》年底将启航迎客。与此同时,世界级旅游项目汉秀也已开幕。
除了人气高,现在武汉旅游业“吸金”能力也是十足。杨春湖旅游集散中心统计显示,仅在广东市场今年2月份收客3000多人,其中七成以上报名参加3000元以上的高端武汉线路。
武汉市旅游局专家介绍,武汉旅游产品体系已经发展相对成熟,景点多,接待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目前,武汉四星、五星级接待条件的酒店已有将近60家。随着武汉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和“武网”、“汉马”等国际赛事活动越来越多,加上武汉旅游近年来对外推广力度的加大,武汉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正在加速实现。
园博仙境摄影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