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东湖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有一位患者和家属公认的最“走心”好医生,她就是康复治疗中心的主任何灿辉。从医三十载,何灿辉用她的爱心,做老人们最贴心的守护者,让他们的子女放心。她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践行了上善若水医德。
说服家属别放弃治疗
何灿辉刚当医生时只有20多岁,那时就微笑着穿梭在门诊、病房里,微笑着询问病情,轻言细语开导“不听话”的大叔大妈和爷爷奶奶。
科室里曾收治一位多次脑梗塞的爹爹,因为老人各关节僵硬、完全失语、大小便不能控制,功能障碍很明显。子女们犹豫不决想放弃康复治疗。何灿辉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亲自动手为爹爹护理,陪爹爹聊天做语言训练。她的真情终于打动了子女们,也使他们看到康复的希望,终于决定继续治疗。半年后,这位爹爹脸上不仅绽放出笑容,还可以在搀扶下步行,和子女进行简单交流。
针对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何灿辉主任积极构建亲人式服务文化,一贯秉持“微笑”、“轻言”、“温和”的诊疗风格。多年来,她坚持在每天查房过后,到病房与患者促膝长谈;每一位家属询问病情,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她的手机电话本已被省内外患者的姓名填得满满当当。
治疗疾病更治疗心病
前段时间,何灿辉发现一位50多岁的偏瘫患者很孤独而且拮据,只有年迈的老母陪伴在床旁。因为家境不好、生活窘迫,他一直打不起精神来,多次都提出要放弃治疗,想“自生自灭”。为了给患者动力和安慰,不管多忙多累,何主任每天提前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他的病房,看看病情有什么变化、情绪是不是好点。后来病人逢人就说,“何主任就是我的亲人,她什么都替我想到了!”如今,这名患者已经回归家庭,重返工作岗位。
八十多岁的李太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多年,但老太太始终认为人年纪大了身体有毛病很正常,不愿按规律服药,饮食也不注意,每次发病就到东湖医院住院,出院后又我行我素。有一天李太婆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跌倒在地,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一见到何主任她就大哭喊救命,何主任忙拉住婆婆的手,轻声说:“放心吧,到了医院,一切交给我们。”经检查,李太婆被确诊为脑梗塞,这个病治疗周期较长,效果比较慢,急躁的老人家在住院期间常对家人和医生护士发脾气。何主任又常常亲自到病房去安慰她,给她讲解病情,帮助她树立信心,直至她康复出院。
[好医生印象]
在武汉市东湖医院,何灿辉是老年患者们公认的最“走心”好医生。她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既是医生,又充当女儿、孙女等角色,让老年患者在医院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心。“人在患病后心灵是最脆弱的,医生就要成为病人的心灵鸡汤,帮助病人度过这最艰难的时刻。医生要先有医德,再具有精湛的医术,才是一个好医生。”这是何灿辉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记者毛茵通讯员吴萍
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何灿辉给患者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