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银华记者刘丰)昨天是全国扶贫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我市精准扶贫工作正有序开展,为全年实现43369名贫困人口脱贫、77个贫困村摘帽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万勇多次到精准扶贫对口联系点调研走访,指导精准扶贫工作。今年6月,阮成发到新洲区、江夏区调研时强调,精准扶贫工作今年是起步年,是重大政治任务,工作不能懈怠,不能弄虚作假,要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要确保不落一人。
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已建立责任体系,明确了市级主导、区为主体、街(乡、镇)和村抓落实的四级责任体系。建立了市领导扶贫攻坚对口联系工作制度,市直部门、中心城区(开发区、功能区)对口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以及扶贫攻坚工作队派出单位党员干部与驻点村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启动了武汉市“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并指导各区要做好区、街、村、贫困户四个层面的脱贫规划;制定了《武汉市农村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实施方案》(暂行),明确“脱贫退出、返贫纳入”的程序和方法,与之配套建立了全市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监管,将“一对一”帮扶在线化呈现。
2016年,市级财政落实扶贫专项资金2.478亿元,已全部拨付到新洲、黄陂、江夏、蔡甸区。四个新城区区级财政共落实扶贫专项资金4.9362亿元。截至目前,四个新城区实际拨付到街(乡、镇)财政所资金为3.787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7187亿元)。
市扶贫攻坚工作队共为271个贫困村拟定脱贫项目598个,其中,今年计划脱贫的77个贫困村占144个,预计每年可为77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12万元,带动贫困户2142户4566人,增加打工收入5000多万元。目前项目已完工68个,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旅游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一批项目已开始产生带动效益。
市、区两级3万多名党员干部参与贫困户对口帮扶,按照因人因户施策的原则,为全市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12个中心城区(开发区、功能区)和271个工作队共落实帮扶资金8800多万元。市扶贫攻坚工作队帮助驻村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700多场(次),培训农民达2万人次,帮助转移劳动力9000人次,可增加农民现金收入1.5亿元。全市第六轮“三万”活动突出精准扶贫主题,共筹资近15亿元为百姓兴办实事1.5万件,推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市级成立了由市直单位牵头的9个督查组,对区、街(乡、镇)、村、市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各责任主体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