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叶永烈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应该回祖国去
“两弹一星”的实现,是中国国力迅速崛起的标志,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象征。
钱学森是火箭专家、导弹专家。“两弹一星”与钱学森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弹”中的导弹,海外称为“飞弹”,其实准确地说,应当是“导向性飞弹”。导弹是在火箭上安装了炸药,火箭发射之后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以求准确命中目标,达到毁伤的效果。
“两弹”中的另一“弹”,尽管钱学森并不参与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但是参与研制了核导弹。就导弹而言,弹头装普通炸药的,为常规导弹;弹头装核弹的,为核导弹。核导弹的核弹头属于核技术,而用来运载核弹头的导弹则是由钱学森负责研制的。
至于一“星”,那“星”——各种各样的人造地球卫星,是依靠火箭送上太空的。研制火箭,乃是钱学森的“看家本事”。
正因为这样,国外评论家指出:“由于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竟然被美国“驱逐(deport)出境”,这令人愤忿的一幕虽然发生在1955年,但是起因在1950年。
自从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于1935年来到美国留学,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在美国工作一辈子。诚如钱学森自己所说:
我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美元也不存。他们听了感到奇怪。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到1949年底,我得知新中国成立,认为机会到了,应该回祖国去。
当时,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到新中国,在通过罗湖口岸前夕,发表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使钱学森为之动容:“中国在迅速进步着。1949年的胜利,比一年前人们所预料的要大得多,快得多……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不过,那时候钱学森在美国还有诸多未了的工作,他并没有打算马上回国。在跟朋友谈起的时候,他也只是说,打算回国一趟,把父亲接到香港,再回到美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