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科高中生的学习随笔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1)班高云飞
2016年9月11日中午12点,随着铃声响起,湖北赛区高中数学联赛落下帷幕。对于我和多数同学来说,这也为一年多的数竞学习画下句点。
看着书桌上还未装订的厚厚一叠笔记,更厚的模拟卷和参考书,不禁想起在一样的灯光下,与琴生、麦克劳林、贝努利、拉格朗日的初遇。缤纷的高一学年,我们在竞赛课的下午,或是全天都在小教室度过,想要撕下书页,让字迹在火焰中迷离、蹁跹,祭奠这热烈而清寂的岁月。
初中时也搞过数竞,也参加过比赛,比较轻松在初二就获了一等奖,然后就没有再继续下去了。后来高中要组数竞班,招收排名靠前的一批同学,我也去了。一年前9月的联赛我参加了,没想到二试最终却是毫无收获。当时我有些沮丧,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参加数奥学习的想法。记得当时我曾写下“我等你一年,也请你等我一年”这样的话语。
于是,我们花4个月完成不等式,再用两月完成数论和多项式理论,进入了5月的实战练习。6月考试季来临,最终我较为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得以全力进行竞赛准备。
返校开学时,距联赛已仅剩10天。到了11日早晨。冷风拂面,带给人兴奋。一试填空题出人意料地难,然而二试前两题又极其简单。于是最终估分,大概150分左右。当晚回校讨论,获知16高联省一分数线可能要到200分,于是毫无悬念。竞赛结束了,心里总有一股烦躁。与竞赛相比,综合每一科都是如此简单。至于10天缺下的课程,我应付得来。
在一年的竞赛学习中,自己所接触到的分析,变换,还有少量线代的知识,在今后的分析问题时也能提供更多的思路。竞赛中一试部分的练习对高考也是有好处的。现在看来,自己在数竞上并没有太多特长,不过我还有综合,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