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6-01-11 06:02:46 来源:长江日报

“十三五”时期,是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推进经济总量“万亿倍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以上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共武汉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武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二五”回顾总结及“十三五”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成就巨大。“十二五”时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风险挑战,在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奋斗目标,同心协力、克难攻坚,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武汉跃上发展新台阶。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由“十一五”末的第5位上升到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居副省级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实现倍增发展,服务业加快升级,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三镇三城”、“1+6”空间格局加快构建,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地铁成环、通达三镇,中心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二环以内城中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城管革命”深入推进。划定全域生态控制线,强力推进湖泊、山体生态保护和修复,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被联合国授予“可持续发展奖”。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实施《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改革,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制定发布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工商登记、农村产权交易等改革稳步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空、铁、水国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在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30家,新增美国、英国总领事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建设成果斐然。“文化五城”建设深入推进,建成辛亥革命博物馆、汉秀、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确立武汉城市识别系统,道德模范“群星现象”全国瞩目,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医疗资源总量和服务能力等均居同类城市前列,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警务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荣获“长安杯”,持续多年处于全国最平安城市之列。

(下转第二版)

2、3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