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肖畅
人民城市为人民,做好城市工作,必须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出发,向哪里去;作为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就是不能止于口号和思想环节,而是要落实在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渴望走向共同富裕,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参与城市治理的愿望日益提高,这是我们打造“三个升级版”的根本动因、根本目的,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
人民是城市的主体,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发展必须依靠人民。经济升级,创新驱动,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能成为创客,关键是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城市升级,百年品质,离不开人民建设者的专注打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离不开民主决策;民生升级,需要统筹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治理的积极性,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让人民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全面的社会保障,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均等的公共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人民是最终的评判者,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解决群众问题,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让人民满意,根本上说,就是每一项工作都要让人民评判,经得起人民检验。
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玄奥的概念,将之践行于每个环节,人民城市就是具体的,丰满的,实在的。
2016武汉两会
2016武汉两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渴望走向共同富裕,对城市生活品质的要求、参与城市治理的愿望日益提高,这是我们打造“三个升级版”的根本动因、根本目的,体现的是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是最终的评判者,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违。每一项工作都要让人民评判,经得起人民检验。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