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6-01-24 06:02:30 来源:长江日报

新华社电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黑兰萨德阿巴德王宫同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会谈。双方回顾中伊友好关系发展历程,就双边各领域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建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伊朗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人民2000多年前便通过丝绸之路展开友好交往,结下深厚情谊。两国在历史上没有战争纠葛,只有悠久绵长的友好交往和精诚合作;在现实中没有根本矛盾,只有始终如一的相互支持和互利双赢。中伊友好源于历史上的友好交往,源于困难时期的相互扶助,源于重大问题上的无私支持,源于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中方希望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落实顺利,欢迎伊朗以崭新姿态出现在地区和国际舞台,愿意同伊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政治、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安全、人文等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指出,中方尊重支持地区国家和人民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国际社会应该帮助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方愿同伊方保持沟通协调,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伊方加强“一带一路”框架内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要把能源合作作为“压舱石”,在能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把互联互通合作作为“着力点”,开展铁路、公路、港口、矿产、通信、工程机械等领域合作,落实好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产能合作作为“指南针”,加强经济产业政策沟通和对接,引导两国优势互补企业加强合作,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产能合作格局;把金融合作作为“助推器”,积极探讨研究新的金融合作模式,加强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框架内合作。

鲁哈尼表示,习近平主席是伊朗核问题解决后首位到访伊朗的外国元首,这反映伊中积极友好关系的水平。此访必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伊方重视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铭记中方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中方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作出的贡献。新形势下,伊方愿同中方保持高层交往,深化经贸、投资、能源、金融、环保等领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沟通协调。

两国元首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一致同意建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此为中伊关系新的起点和纲领,夯实互信,增进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双方同意扩大高层交往和各层级交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场合的协调配合,推进安全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双方同意推动智库、高校、青年加强交流,共同办好孔子学院,深化新闻和旅游合作,扩大人员往来,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会谈后,习近平和鲁哈尼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以及能源、产能、金融、投资、通信、文化、司法、科技、新闻、海关、气候变化、人力资源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

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政治领域

两国均视对方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将发展彼此关系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

双方同意建立两国外长年度会晤机制,加强两国主管地区的副外长之间的政治磋商。

看懂《联合声明》

务实合作领域

双方同意就达成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进行必要沟通和磋商。

两国将加强在化石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双、多边合作,保障化石能源供求和运输安全。

中方将考虑对伊朗能源产业的上、下游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伊方将为此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

人文领域

双方将积极探讨互办文化年的可行性,继续为互设文化中心事宜提供必要便利并就此保持磋商。

观察>>>

中伊“跳级”成为全面战略伙伴

中国伊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据透露,中国由此成为伊朗的第一个“全面战略伙伴”。对于中国来说,伊朗这位“全面战略伙伴”也打破了国家交往中的一个惯例。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同他国外交关系中级别很高的等级,达到这个级别之前,通常要经过“友好伙伴”、“合作伙伴”、“战略伙伴”等多个级别的升级之路。

比如,沙特2008年成为中国的“战略伙伴”,此次时隔近8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

然而伊朗没有经过这么漫长的等待。去年9月,伊朗外交部长访华,两国才提出启动“战略伙伴关系”磋商,短短几个月后,中伊就跳过“战略伙伴”阶段,直接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看似不寻常,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中国与伊朗是历经考验的“老友”,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纪。1971年8月16日,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中伊两国高层互访增多。

目前,双方高层交往不断,习近平主席与鲁哈尼总统在国际场合多次会面,2014年鲁哈尼总统还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5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鲁哈尼总统就全面发展新时期中伊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中伊双边贸易额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几千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51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伊朗驻华大使哈吉表示,“不会忘记中国在伊朗最艰难的时候提供的帮助”。综合新华社

司法、安全及国防领域

加强在打击非法越境、商品走私、毒品及易制毒化学品走私、网络犯罪、跨国犯罪、有组织犯罪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增加互访团组数量,增进双方各层级沟通与协调,通过双方在人员培训、反恐、情报分享、装备及技术等领域建立的合作机制,提升两军合作水平。

国际和地区事务领域

双方愿就叙利亚、也门等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建立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等重大地区问题加强沟通,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中国支持伊朗申请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据新华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