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头上的道歉何谈真诚
2016-05-18 07:07:00 来源:长江日报

金海燕(合肥职员)

5月16日下午,广东四会警方与张嘉伟及其父亲在北京见面会谈,正式向张嘉伟及其家人“诚恳地道歉”。张嘉伟的家属再次要求追责,并称在警方对造成误抓的证据作出解释之前,不会接受道歉。(5月17日中青网)

四会警方为何要向张家父子“诚恳道歉”呢?因为在今年1月,四会警方确认张嘉伟在广东四会作案,据说现场不仅有张的汽车,而且有多人指证,所以在4月25日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将生活在内蒙的张嘉伟刑事拘留。但张嘉伟家属向警方提供了多份张嘉伟案发时不在广东的证据,直到5月13日,四会警方确定行凶者另有其人,决定终止对张嘉伟的侦查。

四会警方办了错案,能够主动向受害人及其家属表示“诚恳道歉”,表现了警方敢于承认错误的态度。比起当年很多百姓遭遇冤案以后,只能得到一句“当初抓你是对的,今天放你也是对的”之类强词夺理的回答,应该算今天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进步。对于一些损害了百姓权益的政府行为和制造了某些冤案的执法行动,能够公开表示“诚恳道歉”,往往都会得到受害者和社会的接受甚至赞扬。然而,张嘉伟父子却公开表示:不接受警方道歉。

张家父子为什么不接受警方的道歉呢?是警方道歉的言词不够诚恳、态度不够认真?当然不是。其中真正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四会警方还缺乏用行动证明道歉的“真诚”。譬如案发期间明明张嘉伟不在作案现场,为什么会有7名“证人”指证张嘉伟,四会警方并没有做出解释;再如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有没有导致办错案的人为因素,怎样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四会警方也没有行动。对于张家父子“接受道歉”的严格条件和执着要求,确实对目前一些政府机关或执法单位习惯于说一句“深表歉意”的“道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认真的调查和严格的问责为前提的道歉,才是真诚的道歉。否则,难免让人产生以口头道歉为名,达到逃避问责之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