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读+专访,访的是话剧导演田沁鑫。她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田沁鑫很早就去英国留过学,走访过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特福小镇。她在伦敦观摩过英国的戏剧,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她对中华文明、对自身传统的再认识,是曾经沧海的领悟。
她“运用现代高科技,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法,让我想起美国动画电影系列《功夫熊猫》。该动画片的第一部拍摄于8年前,如今已经拍到了第三部,每一部出炉我都会和妻儿一道欣欣然前往影院。这个系列电影以中国功夫为底子,四川风景为背景,中国国宝熊猫为主人公,从食物、装扮、日常用品处处可见中国元素。同时作为典型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它的侠义、亲情、对待个人成功的观念很中国化,也为全世界人们接受。
我想,田沁鑫导演一定会同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是否经典,与其创作团队的身份没有多大关系,但与其艺术表达能力、故事内核的价值养分息息相关。一部好的作品,它会让你忘记那些幕后的、外在的标签,只与故事人物本身一道悲欢哭笑。
此外田沁鑫还谈到日本和韩国影视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冲击。她认为日本和韩国的同行都很努力,学习外部世界的同时不忘本,对现代和传统皆有良好的把握。她能看到别人的优点,洞悉别人何以成功的秘诀,我想这是中国相当一部分文艺从业者亟需“补强”的品质。田导演的看法很有警示作用。
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世界的大潮流也是开放,而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竞争。我们对待种种打入国门的强势文化,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他们、超越他们。田导给大伙支的招,归纳起来就是:我们要多向传统文化掘进,不要贪图捷径,投机更没有好果子吃。
文/刘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