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工作创新
的可贵探索
□戴正清
在今年五一劳模先进人物评选活动中,武汉市总工会率先在全国探索并形成了“部分海推+全部海选+综合评定”的新模式。作为群团工作创新的经典案例,这个模式值得研究,经验值得总结。
体现对劳动者的尊重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原则”,这是武汉市总工会确定的评先基本原则。劳模先进是人民学习的楷模,必须是人民群众认同的英雄,是战斗在第一线最优秀的劳动者和创造者,他们在群众中脱颖而出,群众看得最清楚,他们同群众一起生产劳动,最受群众的青睐和模仿。工会组织评选出的劳模先进,必须倾听群众的心声,尊重大众民意。市总工会不搞“关起门来评,依靠少数领导来评”,劳模配额确保第一线劳动群众为主体。海推海选产生的候选人让大家一开始就感受到民主的气氛,在这种透明公开形式下推评,“评上没有评上都光荣”,被推评的过程就是对最美劳动的展示,评选的过程就是对勤奋劳动者的尊重。
阳光操作汇聚正能量
坚持组织推荐和社会推荐(自荐与他荐)相结合,拓宽初始提名权;坚持行业推荐和属地把关相结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坚持先进性,兼顾代表性,体现广泛性。市总工会党组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相关工会干部在今年的“五一”评先工作必须坚持这些原则,并签订廉政承诺书。评先推优只有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公共公平,才能使党的群团工作真正做到: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愧。海推实行了自荐、社会推荐和组织推荐多种方式,对于国有企业或党政机关推选的干部候选人必须有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意见,候选人向全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全程阳光化、透明化、民主化操作。评先的目的就是树立正面典型,倡导正义的职业行为,汇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正能量,在阳光下操作,推评阳光的劳动者,才能把真正的先进、群众公认的模范公正地评选出来。
展示出自我革新的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苦干,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市总工会在先模评选过程中更新观念,打破工会组织自娱自乐、自我循环、固步自封的传统模式,在今年的劳模评先活动中坚持巧作为,制定基本原则,考虑结构性、代表性、先进性的前提下,把一线职工和农民工作为候选配额结构性要求,对县处级干部和国企领导候选人严格审查、严格把关。群众海推海选作为必要环节,充分保障群众的提名权、投票权和自荐权,并聘请老劳模盲评新劳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优秀职工代表在不知情情况下参与盲评。打破传统,下放评选权,精心设计评选环节和组织程序,无不体现了自我革新的勇气。
评选结果“立得住”
今年的先模“信得过”、“立得住”,258名先模中,巧力劳模“大城工匠”22名,创新创业劳动模范16人,农民工14人,非公有制人员34人,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147人,占总数的56.98%。最耀眼的是“身残志坚醉心剪纸,城市礼品国际扬名”的红钢城六街社区残疾人工作协理员毛明月,通过海推最后当选。而县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分别只有12人和14人当选。广大群众从结果中完全相信劳模倾斜第一线劳动者,并改变了“劳模就是官模、款模”的印象,再没有理由怀疑劳模评选不公平、不公正、不透明、不合理。
评先模的本质就是评劳动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的劳动已经摆脱了旧式分工所造成对人的桎梏,逐渐成为一般的、社会的、自由的劳动,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卓有成效的劳动,在不断创新的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中享受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又在不断地劳动中走进真正自由的发展人生。这样的劳动是无比光荣的,这样的劳动是无比幸福的,光荣的不只是属于评选出来的“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先进组织),落选的个人和单位也都感觉到了光荣,所有依靠自己诚实勤奋的劳动者都为此点赞和自我点赞。创新劳模评选模式,目的始终是让广大群众坚信: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
(作者为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