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乘虚而入 金钱诱惑招兵买马
2016-06-05 15:13:00 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高萌

昨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到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反恐与海外安全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汪川,为大家揭秘“基地”组织分支。

“基地”近几年很猖獗

汪川介绍,目前,全球势力最强的恐怖组织主要是“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开始是“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后来独立逐渐取代“基地”组织成头号恐怖组织。

据悉,这次制造袭击的“基地”组织北非分支原名为“萨拉夫宣教与战斗组织”,是阿尔及利亚的一个恐怖组织,2006年与“基地”组织正式结盟,成为“基地”组织分支。近年来,该组织在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等国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已被美国和欧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基地’组织是老牌恐怖组织,近几年屡屡冒出头。”汪川说,“基地”组织于上世纪80年代在巴基斯坦创立。“9·11”事件之后,其位于阿富汗的核心势力被摧毁。然而,在美军和北约军队大部分撤出阿富汗之后,“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死灰复燃。2016年,在阿富汗,美军就再度发现一个拥有上百人武装的“基地”组织训练基地。与此同时,“基地”组织持续在全球进行扩张,不断建立分支和结盟。

“大的分支大概有六七个,小的分支不计其数。”汪川说,“基地”组织的核心组织给各个分支提供资金支持和思想指导,并授予分支名义,其分支便借助“基地”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发展。

他介绍,“基地”组织其主要分支活动在非洲、中东、南亚以及中亚的部分国家。2015年初发生在法国巴黎的《查理周刊》恐怖袭击事件,就是由“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实施。这个分支深度卷入近年的也门内战,一度夺得大量地盘。同时,“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努斯拉阵线,长期在该地区作战,夺得大量地盘。

非洲是“基地”组织所谓“中央战区”重点发展的地区,这次在马里制造袭击事件的“马格里布基地组织”是其在北非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与其他几个地区性的小型恐怖组织存在合作。

地区穷困混乱乘虚而入

汪川说,从北非到西非再到东非,各国普遍不同程度存在穷困、政治冲突、宗教紧张关系,地区内有组织犯罪猖獗,存在非法武器流通、政府治理和控制能力弱等情况。这为“基地”组织跨国跨区域的招兵买马提供了条件。

在谈到“基地”组织如何招募兵员时,汪川分析说,主要靠金钱诱惑,由于某些非洲国家战乱冲突不断,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没有经济来源,“基地”组织通过向他们提供可观收入来诱惑其加入。

作为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马里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政府更迭频繁。“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等反政府武装牢牢占据马里北部,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极端宗教组织乘虚而入,在马里北部部分地区站稳脚跟。就此,马里安全形势急转直下,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2013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派出维和部队参与安全行动,马里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15年5月,马里政府与北部地区部分武装组织签署《和平与和解协议》。同年6月,各方完成协议最终签署,北方分裂局面得到遏制。

然而,近年来,马里北部地区冲突仍旧不断,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频发。马里也就此成为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恐怖袭击最频繁、维和部队伤亡最严重的任务区。

敌在暗处维和危险重重

有媒体统计,今年以来,针对马里维和部队的袭击已达10余次,维和行动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汪川介绍,恐怖组织为了政治目的袭击维和部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的伏击,一种是直接对营地发动攻击。尽管维和部队有来自联合国和本国的一套完整的防护机制和防御措施,但敌在暗,我在明。加上恐怖分子往往混杂在平民之中,难以区分,在混乱的局势下,即便是有高度戒备,也难保证能百分之百随时抵御恐怖组织的突然袭击。

当地时间6月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将向马里增派超过2500名维和人员。如增派完成,在马里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人数将达到13289人。潘基文在报告中称,在马里的联合国部队还将提高其“功能性”,例如进行更多的情报搜集、侦察行动、排爆行动以及供应车队的保护行动等等。

“驻地的维和部队不能直接介入当地的冲突,不能偏袒和打击冲突中的任何一方,否则就丧失了联合国的中立立场。”汪川说,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停火,帮助制止冲突,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