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扶贫山坡街建国村的秸秆加工厂项目已经开始生产
汉阳区驻保福祠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研究脱贫方案
本报讯(记者张延通讯员张远见)21个扶贫工作队对口21个贫困村,812户贫困户有812名党员一对一联系帮扶……汉阳区在江夏区山坡街开展近8个月的精准扶贫以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工作机制。
江夏区山坡街位于江夏区最南端,是武汉市的“南大门”,总面积296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42个行政村,389个村民小组,共5.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7.04万亩,山林面积7.44万亩,水面面积7.61万亩。
去年10月27日,汉阳区开始对口扶贫山坡街21个贫困村。为落实中央、省、市提出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全区25名区级领导干部分别对口一个贫困村,负责指导和引领工作队开展工作。通过“大员挂帅,主官上阵”,提升了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等对自己负责的对口村特别是今年脱贫出列的三个村深入调研,干部带头激励全区扶贫工作队的信心和决心。
汉阳区还通过派驻骨干、“一对一”的形式,确保精准扶贫在“点、线、面”层次上的有机结合。扶贫办组织全区66家机关单位组成21个工作队分别对口江夏区21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至少有3家单位负责帮扶,每个工作队明确1家单位为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日常帮扶工作。
具体工作层面,通过“三个互动”,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区街互动,汉阳区与山坡街在精准扶贫问题上思想统一,工作协调,形成了良性互动工作机制,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牢固基础;二是队村互动,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后通过调查摸底、建章建制、突出项目三项工作,核定了贫困人口,帮助村委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实地情况帮助村委会引进扶贫项目,通过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三是干群互动,工作队进驻山坡街贫困村以来,除了做好宣传政策,增进感情,问寒送暖以外,就是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目前,汉阳区工作队所在的66家单位的812名党员干部已经完成“一对一”帮扶对接工作,并立下帮扶承诺。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20日止,汉阳区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全区21个工作队的66家单位已投入433万元,共计733万元。通过领导干部牵头,党员“一对一”帮扶,深入了解村民需求,汉阳区目前已经为山坡乡确定了扶贫项目45个,三年脱贫计划正有序开展。